近期數據顯示,我國出口持續走弱,其中出口美國份額已經降至歷史最低,下降比例高達37.7%,跌入歷史冰點。
對美出口份額大幅下跌,意味著什么呢?
產業鏈加速移出中國!出口承壓
美國的化工產業屬于全球第一梯度,近年來中美貿易、全球經濟大環境惡劣,歐美接連引導產業鏈加速遷出中國,導致我國從出口美國的第一位,跌至第四。
其中,2023年以來,由于俄烏戰爭持續、大環境惡化加劇,截止上半年中國化工產品出口美國的份額較2018年下降28.7%,產業鏈主要轉移至歐盟、東盟及印度。
截止目前,我國出口產品主要是促進劑、防老劑、硫酸銨、磷酸二銨、聚合MDI等,占比達50%,其次是鈦白粉、聚氨酯、染料、磷化工、肥料等產品,占比達30%。2022年全年,我國出口重要化工品的前40種累計出口超2000萬噸,其中,醋酸、滌綸長絲、瓶級PET、PTA等化工品出口超過100萬噸。
如今美國市場再度收縮,轉移至其他國家地區,我國出口承壓明顯,數據表明我國的化工產品近年來外銷不佳,獲利情況大幅縮減。
超80%原料靠進口!基礎進口累超4300萬噸
反觀我國的化工產品進口量,卻只增不減。雖然我國有20多種化工產品產能位居全球首位,也有較為完善的產業布局,但我國化工產業結構仍處于中低端局面,高端化工材料、裝備、技術均嚴重依賴進口。
根據數據顯示,我國2022年仍有多種化工原料依賴進口采購,在130多種關鍵基礎化工原料中,32%的品種處于空白階段,52%品種靠進口。
另外,還有超40種基礎化工原料需要進口采購,累計進口量超4300萬噸,涉及煤化工、烯烴、化纖等多個產業鏈。值得關注的是,PX、甲醇進口量超過1000萬噸,乙烯、丙烯、苯乙烯、純苯等進口量超過100萬噸。
雙重夾擊!進口原料成本或大幅增加
出口份額仍在大幅下降,國內化工品外銷難尋,但國內下游市場復蘇緩慢,多方已按需采購為主,行業嚴重過剩,或造成大量中低端原料積壓,為企業帶來負擔。
同時,近期因全球經濟增長乏力,美元加息持續走強,吸引了大量資金流入美國,對人民幣形成壓力,人民幣持續貶值,離岸匯率在7.3左右,創下年內最低點。匯率變動將對進口原料價格產生影響,將造成進口成本上漲,以上提及的相關需進口產品或應激上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