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國消費市場的升級,消費市場發展正在反向驅動新材料工業的發展,從而通過產業鏈角度推動化工品的發展,以及化工產業的升級。從目前中國出現的眾多新型化工品及新材料產品可以看出,中國化工產業結構和產品類型正在面臨一次全新的升級。
此次中國化工產業的升級,是有別于2008年至2020年期間的規模化升級,依托政策驅動的規模化升級,帶來了更多同質化產品的矛盾。而此次升級,是在政策發展限制前提下的技術升級,而技術升級對化工產業的發展必然是更加可靠。
所以,在技術升級帶動的產品升級,和消費市場升級驅動的原料升級,兩者形成了絕佳的匹配關系,這也是中國化工產業未來長時間發展的內在驅動力。在這樣的背景下,未來關于新材料和精細化學品的供應規模和類型,預期將會呈現爆發式增長。
縱觀過去數百年,中國的化工產業發展模式,更多依賴低碳烴類的深度加工利用,主要是基于低碳烴類加工成本和技術門檻更低。而低碳烴類原料供應的不足,以及技術的升級改造,有可能會在將來驅動高碳烴類產業的爆發式增長。另外一點,高碳烴類下游的精細化工延伸方向眾多,也更適合化工企業進行多樣性選擇,也將會成為未來發展的重要契機和基本內生式動力。
高碳烴類未來將會大概率出現爆發式發展,代表性的產品為高碳烯烴,即為高碳α-烯烴。
高碳α-烯烴是指的碳數在五個碳及以上的α-烯烴產品,是有別于乙烯、丙烯及丁烯的α-烯烴。其中高碳α-烯烴的碳數上不封頂,最多可以達到48及以上。但是,更多的高碳α-烯烴多集中在5-20個碳以內。
根據碳數的不同,下游應用方向也不盡相同。其中4/6/8的α-烯烴多被用于聚乙烯的共聚單體,6-8個碳的α-烯烴多被用于脂肪醇。7/8/9/10/11個碳的α-烯烴多被用于增塑劑,作為增塑劑醇。而11-15個碳的α-烯烴多被用于洗滌劑醇,其中洗滌劑醇所涉及的α-烯烴碳數范圍較廣,可以達到20左右。
圖 1 高碳α-烯烴的產業鏈結構圖
根據α-烯烴中碳數的不同,下游應用方向也存在巨大的差別。其中10個碳以內的α-烯烴,多集中在純凈物α-烯烴性質,而10個碳以上的α-烯烴,多為混合物狀態存在,其中石油基的α-烯烴多為偶數碳的混合物,而費托合成、蠟裂解和脂肪醇脫水法的α-烯烴,碳數分布沒有任何規律。
在10個碳以內的高碳α-烯烴中,刨除乙烯、丙烯及丁烯之外,其中1-己烯的規模最大。根據平頭哥不完全統計,中國1-己烯生產能力已經超過10萬噸/年,下游多應用在聚乙烯的共聚單體中。而其次是1-辛烯,中國目前尚無工業化的生產裝置,隨著POE工業的發展,中國1-辛烯未來必然會出現大規模生產的情況,預計此類情況將會在未來3年內出現。
另外一個特別需要說明的高碳α-烯烴是1-癸烯,也是PAO系列潤滑油的關鍵原料。中國進口及國產的1-癸烯,下游98%是被應用在PAO系列潤滑油,國內代表的生產企業有道普化學、納克化學、蘭州石化、茂名石化等。1-葵烯是PAO系列潤滑油的“靈魂”產品,沒有1-癸烯,就沒有中國高端潤滑油的生產。
在10個碳以上的高碳α-烯烴中,其中C12/14/16等產品,是最具典型的高碳α-烯烴產品,其中有純凈的單一物質存在,也有混合物質存在。目前在12-16個碳的α-烯烴中,下游多被應用在增塑劑醇和洗滌劑醇,多以煤制費托合成方式生產,代表企業為南非沙索。另外,石油基的α-烯烴代表企業為殼牌、雪佛龍、英力士、沙伯基礎等企業,他們都是在乙烯為原料基礎上生產的高碳α-烯烴,其中最高碳數在20左右,最低碳數為4左右。隨著碳數的增長,產出比例也在不斷降低。
在高碳的α-烯烴中,增塑劑醇和洗滌劑醇的消費占比最大,隨著全球對于塑料工業的消費增長,年均增速在3%左右,也將驅動全球增塑劑醇的消費增長,預估全球增塑劑醇的消費增速也將在3%左右。而洗滌劑醇的消費更多依賴宏觀經濟的增速,洗滌劑醇下游在民用領域的消費增速預估將會超過6%,而中國大量依賴進口。
隨著工業生產的高速發展,特別是制造業發展帶來的對特種洗滌劑醇的消費增速,如14個碳以上的高端洗滌劑醇,都將驅動中國高碳α-烯烴產業的增長。預計未來在工業領域對高端洗滌劑醇的消費需求增速達到8%左右,對于14個碳以上的高碳α-烯烴消費需求也將呈現8%左右的需求驅動。
中國消費市場的增長,更多來自工業領域消費的增長,而工業領域對于產品要求較高,中國大部分難于滿足其要求,主要依賴進口。隨著技術的發展進度,特別是煤化工技術的升級,預期未來高碳α-烯烴供應將會增加,予以滿足高速發展的工業領域的消費驅動,從而激發中國高碳α-烯烴市場的蓬勃發展。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