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經濟下行壓力及國內外環境變化影響,今年以來我國煤化工面臨較大發展壓力。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發布了《關于推動現代煤化工產業健康發展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對現代煤化工的產能規模及新增煤炭消費量提出了明確要求,為行業尋出路、謀發展,擘畫光明前景。
8月15日,中國石化聯合會煤化工專業委員會在烏魯木齊召開了2023年年會暨推進煤化工產業高質量發展論壇。業界專家和企業家們齊聚一堂,認真學習《通知》精神,并對行業發展問題進行了深刻的思考及剖析。與會代表們一致認為煤化工發展雖面臨挑戰,但挑戰蘊含機遇,行業應增強信心,在新時期實現新的發展,堅定煤化工產業必須走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的發展路徑,通過創新實現高質量發展,破除現有行業發展困境,開辟煤化工生存發展新天地。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會長李壽生分析了今年化工行業經濟發展形勢。他指出,今年行業運行形勢十分嚴峻,下半年行業要迎難而上,增強信心,力爭交出一份行業踔厲奮發的開局答卷。上半年石化全行業及油氣和化工板塊的營業收入和利潤均同步“雙下降”,并且下降幅度都較大,實屬罕見。煤化工行業目前的困難是整個化工行業困難的體現。今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和“十四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之年,下半年全行業要爭分奪秒,抓好各方面工作,把所有工作都緊張推進起來。
李壽生指出,目前煤化工發展步入新時期。新時期煤化工的發展不僅有挑戰,而且蘊含機遇,關鍵是做好三個堅持。第一是堅持在“鏈上發展”,形成煤化工產業鏈。組織抓好四大產業鏈:煤制油氣產業鏈;煤制烯烴、芳烴、新材料產業鏈;煤制乙二醇產業鏈;煤制精細化工產品產業鏈。高質量發展要在鏈上發展,在鏈上延伸,在鏈上提高。第二是要堅持創新引領。未來煤化工產業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發展靠的是技術創新,目前技術創新仍有較大的空間。最后要堅持發展模式的創新。例如氣化島創新模式;煤化工與氯堿工業、紡織工業、綠電等耦合;煤化工園區化、基地化、產業鏈協同發展等。盡管目前煤化工發展面臨諸多挑戰,但挑戰也是機遇,通過技術創新來面對挑戰、迎難而上。做好這三個堅持,煤化工將會開創另外一番天地。
“在世界煤化工發展的歷史進程中,每一次跨越依靠的都是技術創新。”李壽生表示,世界煤化工發展歷史上有過三個里程碑。18世紀中葉到19世紀初,煤焦化技術和城市煤氣化技術的突破,開創了煤化工發展的第一個里程碑;20世紀初,費托合成技術的突破和合成氣技術的利用,開創了煤化工發展的第二個里程碑;20世紀90年代,以中科院大連化物所煤制烯烴(MTO)技術為代表的產業化應用,實現了不以石油為原料的化工技術路徑的新突破,開創了現代煤化工發展的第三個里程碑。當前我國現代煤化工面臨的全新挑戰,給我們創造了開創世界煤化工發展第四個里程碑的機會。第四個里程碑應該是:在“雙碳”目標的新形勢下,走出一條高碳原料低碳排放,二氧化碳資源化利用的新路子。第四個里程碑的策源地一定在中國。中國化學工業有責任、有能力,也應該為世界煤化工發展作出新形勢下的全新貢獻。
李壽生表示,當前煤化工的發展盡管有困難、有挑戰,但是我們信心十足。中國發展煤化工一開始就有不同意見,一直到今天仍有不同意見,但是國外對中國煤化工的發展比中國對煤化工發展的評價高得多。陶氏化學董事長利偉誠說,中國發展煤化工是對世界化工原料多元化發展的重大貢獻;巴斯夫CEO薄睦樂說,中國發展現代煤化工是符合中國國情的必然選擇。我們應該持續發展好現代煤化工事業。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