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和化學工業既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也是能源資源型產業,在當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石化產業鏈供應鏈加速重構的大背景下,我國石化產業高質量發展和綠色低碳轉型、數字化轉型都面臨著新時代的新要求。8月9日,“2023現代化工與新材料數智化轉型升級高峰論壇”在貴陽舉辦。這是東部高校到西部省份召開的為加強東西部協作、推動西部省份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和重要影響的一次論壇!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傅向升在致辭中結合論壇主題,與參會代表分享了四點思考:
1.東西部協作是全面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重大戰略
黨的二十大指出,深入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構建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推動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促進中部地區加快崛起。改革開放四十多年、特別是十八大以來,中國經濟實力實現了歷史性跨越,多年來一直穩居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制造業大國,經濟總量的世界占比約18%;經濟增量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約38%,比G7國家貢獻的總和還要高,世界經濟增長的火車頭作用愈益明顯。但我國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還比較突出,尤其是東部與西部的差距和不平衡性尤為突出,為推動區域協調發展,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實現共同富裕的目標,黨中央著眼全局深入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加大東西部協作。今天這次論壇就是深刻領會黨中央決策部署、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實際行動和有益探索,幾十年后再回首,也許今天的這次論壇將在東西部協作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2.數字化轉型是邁向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舉措
數字經濟發展速度之快、輻射范圍之廣、影響程度之深前所未有,正在成為重組全球要素資源、重塑全球經濟結構、改變全球競爭格局的關鍵力量。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把握人工智能等新科技革命浪潮,推進產業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當前世界各國的戰略部署充分證明,數字經濟已經成為各國搶占發展制高點、打造國際競爭新優勢的重要抓手。中國石化產業“十三五”以來通過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工廠、智慧化工園區的試點示范,賦能并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充分發揮數字經濟具有高創新性、強滲透性、廣覆蓋性的特點,明顯提高生產效率,提升管理水平和本質安全水平。數字化轉型正在成為改造提升傳統石化產業的重要支點,成為助推石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
3.石化產業東西部協作成效明顯
今年上半年石化行業實現收入7.6萬億元、利潤4310.9億元,進出口總額4763.6億美元,中國石化產業十幾年來穩居世界第二石化大國,其中化工銷售額占世界總量40%以上,超過歐美日等總和,我國石化產業的全球影響力顯著增強。但是,我國石化產業的東西部差距明顯,東西部產業發展的不平衡性十分明顯,東西部化工園區的智慧化和綠色化水平、集群化和管理水平都存在明顯的差距。諸多因素的疊加和推動成為石化產業東西部產業協作的廣闊空間和潛力之源,青島紅星到貴州、煙臺萬華、泰和新材以及神華集團都到寧夏、中煤能源到榆林、中石化擬到貴州建設和發展無機化學品、化工新材料、煤制油、可降解材料等,石化產業東西部協作正在深入推進,很多企業或項目的成功實踐,都為石化產業東西部協作探索了路徑、積累了經驗。
4.貴州開展東西部協作有著獨特的優勢
貴州是一個山美水美人更美的地方,貴州也是一個資源相對豐富的省份,有著發展現代煤化工產業的煤炭資源,有豐富的發展磷肥工業和磷化工的磷礦資源,今天的磷礦資源屬于國家戰略資源,不僅生產磷肥,還可以生產電子級含磷化學品,更是戰略新興產業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用磷酸鐵、磷酸鐵鋰、六氟磷酸鋰等必不可少的重要資源;貴州還有生產鋇鍶鹽的原料重晶石和天青石資源以及生物質資源等。貴州已認定和擬布局新設共12家化工園區,貴州的磷化集團、赤天化、黔輪胎等一批化工企業國內外知名度高、影響力強,貴州大學、貴州省化工研究院的研發力量、尤其是以宋寶安院士領銜的農藥和精細化學品創新團隊創新力都很強,這些都是貴州在石化化工領域開展東西部協作的良好基礎和優勢。希望貴州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新發展格局以現代化產業體系為基礎,要優化生產力布局,推動重點產業在國內外有序轉移的指示精神,認真研究國務院《關于中西部地區承接產業轉移的指導意見》,抓住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全球產業結構和布局重構深入調整的新機遇,深化東西部協作,把貴州建設成為東西部協作的新高地,在東西部深度協作中推動貴州高質量發展和綠色可持續發展,為中國式現代化作出貴州的新貢獻!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