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中國石化與殼牌、寶鋼股份、巴斯夫在北京簽署華東CCS(碳捕集與封存)四方合作項目聯合研究協議。聯合研究期間,四方將從技術、商業及政策方面共同評估在華東地區建設中國首個開放式千萬噸級CCS集群項目的可行性。
華東地區是中國最發達的地區之一,為我國貢獻了超過20%的國內生產總值,該地區二氧化碳排放量也比較高。四方合作實施該項目旨在為華東地區長江沿線工業企業提供靈活有效的二氧化碳減排方案,為國內大規模CCS項目提供案例,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作出中國貢獻。
2022年11月進博會期間,四方簽署合作備忘錄。此次簽約是落實合作備忘錄的實質性進展。
此次合作的四家企業均為行業頭部企業,且優勢互補。
其中,中國石化率先建成中國首個百萬噸級CCUS項目,擁有CCUS全產業鏈技術和實踐;殼牌具有覆蓋全產業鏈的技術能力、國際項目商業化運營的經驗;寶武是全球最大鋼鐵企業,國內首家向全球發布碳中和冶金技術路線圖企業;巴斯夫是全球最大化工企業之一,行業標準建立及認證擁有國際影響力。四家企業通過該項目將形成強有力的聯盟,為現有產業脫碳,打造低碳石油化工、鋼材等產品價值鏈,發展低碳產品市場體系,解鎖低碳產品帶來的附加價值,推動綠色低碳循環經濟的發展。
石化企業CCUS項目匯總
齊魯石化-勝利油田 ecus 項目(二期)
二氧化碳捕集能力:100萬噸/年
項目進度:2022年1月29日投運
項目信息:
1、中國石化啟動建設的百萬噸級ecus項目,由齊魯石化二氧化碳捕集和勝利油田二氧化碳驅油與封存兩部分組成。齊魯石化捕集提供二氧化碳運送至勝利油田進行驅油封存,實現了二氧化碳捕集、驅油與封存一體化應用,把二氧化碳封在地下,把油驅出來。國內最大 ecus 全產業鏈示范基地,為國家推進 ecus 規模化發展提供應用案例。
2、在碳捕集環節,齊魯石化二氧化碳回收提純裝置包括壓縮單元、制冷單元和液化精制單元,以及配套公用工程,回收煤制氫裝置尾氣中的二氧化碳,提純后純度達到 99%以上;在碳利用與封存環節,勝利油田運用超臨界二氧化碳易與原油混相的原理,計劃在正理莊油田建設 10 座無人值守注氣站,向附近73口井注入二氧化碳,同時油氣集輸系統全部采用密閉管輸,進一步提高二氧化碳封存率,預計未來 15 年,可累計注入二氧化碳 1068 萬噸,可實現增油 296.5 萬噸。
3、該項目由齊魯石化二氧化碳捕集和勝利油田二氧化碳驅油與封存兩部分組成。在碳捕集環節,齊魯石化通過冷卻和壓縮技術,回收所屬地二化肥廠煤制氣裝置尾氣中的二氧化碳,回收提純后的液態二氧化碳純度達到 99%以上;在碳利用與封存環節,勝利油田運用超臨界二氧化碳易與原油混相的原理,向油井注入二氧化碳,增加原油流動性,并可驅微孔中的原油,大幅提高石油釆收率,同時二氧化碳通過置換油氣、溶解與礦化作用實現地下封存。
4、以齊魯石化第二化肥廠煤制氣裝置排放的二氧化碳尾氣為原料,生產液態二氧化碳產品送往勝利油田驅油與封存,覆蓋地質量6000萬噸,年注入能力100萬噸。
5、該項目由齊魯石化和勝利油田共同建設,重點裝置100萬噸/年液態二氧化碳回收利用裝置位于齊魯石化。
6、捕集工藝:低溫甲醇洗。
中石化齊魯石油化工CCS 項目
二氧化碳捕集能力:35萬噸/年
項目進度:2017年投運1階段
項目信息:
1、山東淄博中石化齊魯石化CCS項目。
2、一階段35萬噸/年,二階段50萬噸/年。
3、齊魯第二肥料廠的煤氣化單元,燃燒前工業分離,基于物理溶劑吸收。
4、75 公里管道陸輸。
中石化華東油氣田 ecus 全流程示范項目
二氧化碳捕集能力:10萬噸/年
項目進度:2015年啟動
項目信息:
1、江蘇華揚液碳有限公司泰興二氧化碳廠。
2、化工廠燃燒前捕集。
3、江蘇華揚液碳公司 (簡稱華東液碳) 隸屬華東石油局,始建于 1984 年,主要從事二氧化碳提純加工、油田二氧化碳壓注驅油、煉化二氧化碳尾氣回收應用、油田二氧化碳穿透氣回收等業務。
4、2015 年 7 月,華東液碳接管南化公司二氧化碳尾氣回收車間并正式投入生產運營,此項目的合作標志著雙方攜手開啟了集團公司內部二氧化碳資源綜合利用和節能減排的先河。
華東石油-南化公司 ecus 合作項目
二氧化碳捕集能力:20萬噸/年
項目進度:2021年12月投產
項目信息:
1、該項目是華東石油-南化公司 ecus 合作項目,中石化華東石油局液碳公司在南化公司煤制氫尾氣捕集項目正式投產運行,標志華東石油局建成長三角地區首個20萬噸 CCUS (碳捕集、利用與封存) 示范項目。
2、在碳捕集環節,采用工廠化預制,進一步優化了二氧化碳回收提純裝置壓縮單元、制冷單元和液化精制單元工藝,主體設備僅需加壓、液化 2 個撬塊,形成了碳捕集“標準化、撬裝化、模塊化、智能化、無人化”的成套技術序列。
3、年回收 20 萬噸二氧化碳,全部用于油田驅油用氣,助力油田企業常規油三次采油,進一步提高原油采收率,預計未來 5 年,可累計注入二氧化碳 100萬噸,可實現增油 33 萬噸。
4、華東石油局計劃將黃橋氣田改為封存儲氣庫,為實現大規模封存做準備。
5、國內首套膜法捕碳示范裝置一一南化公司動力鍋爐 50000 標準立方米/日煙氣二氧化碳膜法捕集裝置。
6、南化公司研發團隊以天津大學開發的膜材料為基礎,開發出了國際領先、高效實用的完整膜法二氧化碳捕集技術。
延長石油36 萬噸/年 ecus 工程示范
二氧化碳捕集能力:30萬噸/年
項目進度:2022年6月投運
項目信息:
1、延長石油分別于 2012 年9月和2014年12月,在靖邊、吳起先后建成了兩個二氧化碳驅油與封存試驗區。
2、2021 陜西延長石油延安能源化工有限責任公司CCUS 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北京石油化工工程有限公司。
3、陜西延長石油榆林煤碳化學公司氣化廠。
4、煤制氣,燃燒前(物理吸改)。
5、罐車運輸(150公里)。
6、是國內能耗和成本最低的煤化工CO2捕集項目,捕集成本僅為105元/噸,每年可減排 二氧化碳30萬噸,相當于植樹1668萬棵。
7、規劃建設 500 萬噸/年CCUS項目,一期啟動240萬噸/年CO2捕集、管輸、驅油、封存、監測一體化項目,“十四五”末建成百萬噸級ecus示范基地。
中國首個海上二氧化碳封存示范工程
二氧化碳捕集能力:30萬噸/年
項目進度:2021年8月啟動
項目信息:
1、在南海珠江口盆地海底儲層中永久封存二氧化碳超146萬噸。
2、該示范工程位于珠江口盆地,距香港東南約190公里,所在海域平均水深80多米,是恩平15- 1油田群開發的環保配套項目。“二氧化碳封存工程實施后,預計每年可封存二氧化碳約30萬噸,累計封存二氧化碳146萬噸以上。
3、油田群開發伴生的二氧化碳將被封存在800米深處的咸水層中,該咸水層具有穹頂式結構,并覆蓋有厚厚的泥質保護層,注入的二氧化碳被封存在穹頂之下,能有效防止氣體溢出。
大亞灣區CCS/CCUS集群研究項目
二氧化碳捕集能力:300~1000萬噸/年
項目進度:立項
項目信息:
1、中國首個海上規模化(300萬~1000萬噸)CCS/CCUS集群研究項目,參與單位中國海油、廣東省發展改革委、殼牌集團和埃克森美孚。
2、該項目將通過捕集裝置,收集大亞灣區各企業在生產中排放的二氧化碳,壓縮后, 以管道等方式輸送到附近符合條件的海域進行封存或地質利用。
3、據初步測算,珠江口附近海域具備良好的二氧化碳封存條件,該海域二氧化碳封存容量超千億噸,可為大亞灣乃至廣東沿海的規模化ecus產業集群提供豐富的封存資源。
4、根據規劃,大亞灣區海上規模化 CCS/CCUS 集群研究項目將聚焦全面解決大亞灣區碳減排問題,助力惠州建成世界級綠色石化產業高地。將根據研究結果,采取“統一規劃、分步實施”的策略,預計第一階段達到二氧化碳封存量300萬~ 500萬噸/年,對中國海油、殼牌和埃克森美孚在大亞灣石化區排放的二氧化碳實現全面捕集和封存,減碳效果相當于新植樹2700萬~4500萬棵。第二階段力爭實現二氧化碳封存量達到500萬~1000萬噸級。
金陵石化ecus 項目配套工程
二氧化碳捕集能力:10萬噸/年
項目進度:報批
項目信息:
1、2022年5月5日,金陵石化CCUS (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封存) 項目系統配套工程開工報告獲批,標志著該項目正式進入實施階段。
2、該公司于2021年6月同江蘇油田、南京煉油廠簽約,啟動二氧化碳回收利用項目合作,擬新建一套10萬噸/年ecus裝置。該裝置以煉化生產過程中產生的二氧化碳氣體為原料,通過回收、壓縮、凈化、液化、提純等工藝,除去二氧化碳原料氣中的水分,得到高純液體二氧化碳產品。
3、目前,該項目主體裝置已進入詳細設計階段,壓縮機等大型設備進入長周期采購流程,相關系統配套工程已開工建設。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