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是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是浙江省重點打造的三大科創高地之一,也是杭州制造業的基礎產業和先導產業之一。近日,杭州出臺了《加快推進新材料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若干舉措》),進一步加快新材料研發創新,引導和促進重點新材料產業化和規?;瘧茫苿有虏牧袭a業高質量發展。
根據《若干舉措》,杭州將加大對功能膜材料、高性能金屬材料、先進半導體材料、生物材料、微納材料等新材料的支持力度。
聚焦這五大領域,杭州還進一步明確了細分賽道。
針對這些重點領域,杭州鼓勵企業利用銀行貸款、債券融資等方式投資固定資產,對實際投資總額(不含土地、廠房、舊設備等)達到2000萬元以上的產業項目,根據實際貸款金額,按不高于1%的年利率給予貼息補助,單個企業每年享受貼息補助金額最高不超過1000萬元。
新材料行業的高質量發展,離不開核心技術攻關?!度舾膳e措》鼓勵新材料企業申報和承擔各類國家、省、市重大科技創新項目,解決新材料領域“卡脖子”技術難題,對國家、省級重大科技創新項目按不高于國家、省實際到賬補助金額25%的標準給予資助,資助金額最高不超過500萬元;對競爭性市級重大科技創新項目按研發投入與成果產出績效,市本級給予最高300萬元資助;對采用“揭榜掛帥”擇優委托形式實施的重大科技創新項目,給予最高1000萬元資助。
此外,鼓勵新材料龍頭企業建立研發機構,創建省技術創新中心、制造業創新中心,牽頭組建創新聯合體,整合上下游資源,開展產業鏈協同攻關。鼓勵利用材料基因工程等前沿技術研發新材料。加強新材料領域概念驗證中心建設,推進科技成果就地交易、就地轉化、就地應用。
《加快推進新材料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具體內容如下:
為加快新材料研發創新,引導和促進重點新材料產業化和規?;瘧?,實現新材料產業高質量發展,現制定如下措施。
一、加大重點領域支持力度
本措施重點支持功能膜材料、高性能金屬材料、先進半導體材料、生物材料、微納材料等新材料。
(一)在功能膜材料領域,重點發展光學顯示膜、柔性電路板基膜、線路板用感光膜、太陽能光伏封裝膠膜和電池膜等光電膜,液體分離膜、氣體分離膜及特種分離膜等分離膜,柔性顯示用薄膜、薄型光學膜、防霧抗病毒醫療防護用薄膜等多功能聚酯薄膜等。
(二)在高性能金屬材料領域,重點發展高性能鋁合金、動力電池鋁箔、高溫合金、特種合金等高端合金材料,稀土永磁、軟磁等高端磁性材料,半導體用焊料、高端合金用焊料等高性能焊接材料等。
(三)在先進半導體材料領域,重點發展硅基、鍺基等第一代半導體,大尺寸砷化鎵和磷化銦的單晶及外延片等第二代半導體,碳化硅及外延片、鎵系氧(氮)化物及外延片、氧(氮)化鋁等第三代半導體,光刻膠、顯影液、超凈高純試劑、電子氣體、功能高分子材料等半導體配套材料等。
(四)在生物材料領域,重點發展傳染病快速檢測試劑等診斷材料,高載量病毒去除過濾膜、血液凈化用膜等醫用膜材料,固體(液體)栓塞材料等植介入材料等。
(五)在微納材料領域,重點發展單層氧化石墨烯、石墨烯傳感器、航天用高柔性高導熱石墨烯散熱材料、車用石墨烯發熱材料、石墨烯改性纖維等復合多功能材料、石墨烯基碳纖維,氣凝膠粉體(顆粒)、無機微納高溫密封材料等。
鼓勵上述重點支持領域企業利用銀行貸款、債券融資等方式投資固定資產,對實際投資總額(不含土地、廠房、舊設備等)達到2000萬元以上的產業項目,根據實際貸款金額,按不高于1%的年利率給予貼息補助,單個企業每年享受貼息補助金額最高不超過1000萬元。(責任單位:市地方金融監管局、市經信局、市財政局)
二、推動產業核心技術攻關
鼓勵新材料企業申報和承擔各類國家、省、市重大科技創新項目,解決新材料領域“卡脖子”技術難題,對國家、省級重大科技創新項目按不高于國家、省實際到賬補助金額25%的標準給予資助,資助金額最高不超過500萬元;對競爭性市級重大科技創新項目按研發投入與成果產出績效,市本級給予最高300萬元資助;對采用“揭榜掛帥”擇優委托形式實施的重大科技創新項目,給予最高1000萬元資助。鼓勵新材料龍頭企業建立研發機構,創建省技術創新中心、制造業創新中心,牽頭組建創新聯合體,整合上下游資源,開展產業鏈協同攻關。鼓勵利用材料基因工程等前沿技術研發新材料。加強新材料領域概念驗證中心建設,推進科技成果就地交易、就地轉化、就地應用。(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市財政局、市經信局)
三、加快首批次新材料推廣應用
落實國家首批次新材料保險補償機制和浙江省制造業首臺(套)提升工程關于首批次新材料的相關政策。對符合《杭州市重點新材料首批次示范應用指導目錄》的新材料保險項目,按照首年度實際保費(實際投保費率最高不超過2%)的90%給予保險補償,并從次年度開始逐年遞減10個百分點,年度補償金額最高不超過300萬元,最多可連續支持3年;已獲得國家、省保費補貼的首批次新材料或已享受過保險補償政策的首臺(套)裝備用材料,不再享受市首批次新材料保險補償政策。對經省級認定的首批次新材料,首年度累計銷售額達到100萬元及以上的應用項目,按不高于首年度累計銷售額10%的標準給予一次性獎勵,獎勵金額最高不超過300萬元。同一首批次新材料不得同時享受保險補償、應用獎勵和省級認定獎勵。將入選國家、省、市重點新材料首批次應用示范指導目錄產品納入杭州市優質產品推薦目錄。(責任單位:市經信局、市財政局、市地方金融監管局)
四、強化政府基金引導力度
發揮政府性產業基金的投資引導作用,帶動社會資本、金融資本投向新材料產業。對所投的重大產業項目,經市委、市政府研究決策后,市級產業基金可按市、區縣(市)不超過1:1的比例聯動出資進行直投。鼓勵新材料重點發展區域,使用政府投資收益,給予政府產業基金所投重大項目一定獎勵。(責任單位:市國資委、市財政局、市地方金融監管局)
五、細化產業(區域)準入和監管
對新材料企業和項目實行審慎包容的產業(區域)準入、監管政策,對研發生產關鍵戰略新材料及前沿新材料的企業和項目,在產業定位、項目落地、政策扶持等方面給予積極支持,能耗、安全、環保等方面實施科學精準管理。根據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和生態環境準入清單等相關要求,通過空間規劃調整優化,將三類工業用地重點調整至省級化工園區,滿足涉化新材料項目的落地需求。(責任單位:市發改委、市經信局、市生態環境局、市應急管理局、市規劃與自然資源局)
六、優化財政激勵機制
充分發揮財政資金“四兩撥千斤”的作用,建立國家、省、市、所屬各區縣(市)四級財政錯位運作機制。統籌市級各類財政資金在新材料技術創新、提質增效、品牌建設、應用深化、招大引強等方面給予重點支持。
七、加強組織領導
實施產業鏈“鏈長制”,由市政府領導任鏈長,市級相關部門依據各自職責負責產業鏈推進和配套政策的落實,推進新材料產業生態圈建設。新材料產業鏈“鏈長制”下設工作專班辦公室(設在市經信局),負責對相關區、縣(市)和部門工作推進情況進行綜合評價和督查;研究分析產業動態,提出產業政策建議;優化產業鏈運行監測,建立常態化企業服務機制,組織產業鏈上下游對接活動,打造良好產業生態。
本措施自2023年8月25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5年12月31日,由市經信局負責牽頭組織實施。市委、市政府已出臺的有關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政策適用于本措施支持領域的,可參照執行。本措施與本市各級其他同類政策有重疊的,按照“從優、就高、不重復”的原則予以支持。本措施所列資助(獎勵)標準,均為最高標準,資助(獎勵)資金由市和各區、縣(市)按財政體制共同承擔。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