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27日,在新疆烏魯木齊召開的第八屆全國磷復肥/磷化工技術創新(心連心)論壇上,針對磷復肥和磷化工產業存在的產能過剩、產品同質化嚴重、資源環境約束加劇等問題,與會專家認為,要堅定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理念,通過強有力的科技支撐來打造產業耦合發展、產業與生態和諧相融的現代磷化工產業。
據悉,我國已成為全球產量第一、出口量第一的磷復肥和磷化工產業大國。但傳統磷復肥產業仍然存在肥料利用率低,產能過剩、產品同質化嚴重等問題,而且面臨的資源環境約束日益加劇、國內外市場競爭的激烈程度也不斷加大。磷化工行業同樣存在產品同質化及產能過剩嚴重,“三廢”治理任務艱巨,產品精細化、高質化水平亟待提升等問題。在此背景下,行業迫切需要強有力的科技創新和綠色發展理念來支撐產業轉型。
“近年來,行業在轉型升級、綠色發展、創新能力提升等方面進行了有益探索,例如半水法、凈化磷酸、電池級磷酸銨磷酸鐵、磷石膏無害化處理、磷石膏制硫酸聯產水泥熟料等裝置在多家磷肥企業運行成功,標志著行業在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邁出了更為堅實的步伐?!敝袊讖头使I協會理事長修學峰介紹說。
對于磷化工未來的可持續發展,修學峰建議行業要重點研究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優化,從源頭抓好磷礦中共伴生資源(特別是氟)的提取、回收和利用,促進磷氟產業協同發展,提升磷制品以及磷石膏的品質。還要加大產品結構調整力度,未來磷肥應以提高養分利用效率為目標,研究滿足下游產業需要的各種功能肥料。更要結合降碳減排要求,加緊研究行業急需技術及產品,例如萃余酸或中和渣下游產品、中品位磷礦直接生產磷肥,硝酸、鹽酸或混酸法生產磷肥產品等技術。
磷復肥協會副秘書長王臣為行業轉型提出4條路徑。一是提高磷素、氟素的利用率以及實現硅鈣鎂等的有效利用。二是進行產品結構、原料結構及產業結構調整。三是提高固廢綜合利用率,降低綜合能耗和“三廢”排放。四是提高創新能力,包括提升選礦、回收氟、降低磷石膏中晶間磷、磷回收利用技術以及非濕法磷酸生產高效磷肥工藝等。
對于如何提高資源利用效率?鄭州大學生態與環境學院院長、《磷肥與復肥》主編湯建偉教授給出了氟化工產業與磷化工耦合發展的解決方案,即從磷礦中回收氟、硅、碘、鎂、鈣、稀土金屬、稀有金屬等伴生資源。他表示,回收氟不僅節約了螢石資源,開辟了氟化工新的原料來源,提高磷礦伴生資源綜合利用率,對于磷復肥工業而言也可以減少帶入濕法磷酸、磷復肥和磷石膏中的氟,大力消除氟對土壤環境、農作物和人畜的危害。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