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熱浪帶來的經濟打擊正在逐步顯現,制造業強國德國正因為商業運河——萊茵河水位過低,而陷入供應鏈的麻煩之中。
目前,萊茵河駁船的關鍵阻塞點考布,其水位在本周降至今年最低水平。而水位過低意味著德國80%的內陸貨物運輸,包括原油和天然氣將大大受限,因為貨船將無法滿載航行。
去年,德國就因為萊茵河水位降低而頭疼不已,通過德國水路運輸的貨物量錄得1.82億噸,較2021年下降了6.4%,創下德國統一以來的最低水平。
現在,由于熱浪不斷,德國聯邦水道和航運局預計水位將繼續下降。而這將對德國的制造業產生噩夢般的影響,經驗顯示,如果考布水位連續30天低于78厘米,那么德國的工業生產總值將下降1%。
各化工巨頭生產、銷售深受影響
科思創
德國化學品制造商科思創30%的成品通過萊茵河運輸,并依靠萊茵河接收其生產的大部分原料。據科思創萊茵河特別工作組負責人Uwe Arndt稱,氣候變化和頻繁的低水位現象給科思創及其他公司帶來了重大挑戰。
該公司在德國北威州的三家主要工廠都位于萊茵河邊,主要生產塑料聚氨酯、聚碳酸酯??寺 ⒍交淄槎惽杷狨サ犬a品,是汽車、建筑、日用化學品等行業的關鍵上游。而這三家工廠的產能約占到該公司全球產能的30%。
巴斯夫
另一家化工巨頭巴斯夫也深受其苦。據巴斯夫稱,其已經開始使用低水位可用的貨船來為其路德維希港工廠供應物資,該生產基地40%的原材料也通過萊茵河進行運輸。對于易燃和有毒的化學品來說,水運通常是唯一可行的運輸方案。
巴斯夫副總裁Barbara Hoyer指出,巴斯夫原材料中包括石腦油在內的大多數液體原材料都是通過萊茵河運輸的,而巴斯夫需要大量的原材料來維持生產,想要從其他地方獲取這些原料十分困難。
據公司官網介紹,路德維希港生產了各類化工用品,其生產的聚異丁烯Oppanol應用于從粘合劑到口香糖的各類產品中,電子化學品則供應了德國鋰電池、LED等產品的制造。此外,該生產基地也提供了維生素、丙烯酸、二氧化碳等產品。
除了化工巨頭外,鋼鐵大廠蒂森克虜伯則在擔心煤炭的供給,2018年德國大旱之時,該公司因為原材料供應不足而宣布遭遇不可抗力。此后,該公司長期包下了一列火車,每天供應約3000噸煤炭。
根據德國科隆市政公用事業公司的子公司HGK Shipping的說法,能源、化工和鋼鐵公司運輸大量原材料的替代方案有限,短期和中期都沒有能力、基礎設施和人員來實現水路向陸路的轉變。
該公司為客戶建造貨船,目前正在與幾家工廠建在萊茵河旁邊的公司就低水位駁船進行談判。
極端天氣正在打擊全球經濟
“從飆升的高溫熱浪到創紀錄的暴雨和洪水:氣候危機席卷世界。”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17日這樣描述目前世界多地正在遭受的極端天氣的“致命襲擊”。這些極端天氣不僅給人類帶來巨大的災難,也給全球經濟造成沉重的打擊,特別是給眾多貧窮國家或各國的貧困人群帶來格外嚴重的威脅。極端天氣還考驗著各國的農業以及水利、電力、交通等基礎設施。即使美國這樣的發達國家日前也發出警告,今年夏天氣溫驟升將導致2/3的美國地區遭受電力短缺之苦。
高溫和暴雨肆虐全球
“世界上人口最多、面積最大的大洲——亞洲正在遭受夏季極端天氣的致命襲擊?!盋NN稱,傾盆大雨淹沒了韓國、日本、印度和中國的部分地區,顛覆了數百萬人的生活,引發了洪水、泥石流和電力中斷。韓國總統尹錫悅17日說:“這類極端天氣事件將變得司空見慣,我們必須接受氣候變化正在發生這一事實,要想辦法應對它。”這種情況在整個地區都可以看到:從菲律賓和柬埔寨一直到印度都在遭受洪水肆虐,大面積的洪水導致馬尼拉和金邊等城市的交通中斷,創紀錄的降雨使印度北部幾個邦幾乎陷入停頓,數十人死亡。
一些地方暴雨如注,另一些地方高溫難挨。亞洲其他一些地區正經歷創紀錄的高溫,并導致與高溫有關的疾病蔓延,尤其是老人等脆弱群體受到的影響更大。17日,中國新疆的一個氣象站記錄到創紀錄的52.2攝氏度高溫,當天中國共有超過5個氣象站記錄的溫度超過50攝氏度,這也成為中國歷史上最熱的一天。當天,日本關東地區西北部城市桐生的氣溫猛增到39.7攝氏度。東京的氣溫也升到了危險水平,迫使官員呼吁人們節約用電,因為該國正疲于應付日益嚴重的電力短缺問題。
在一向氣候溫和的歐洲,熱浪炙烤著整個地區,特別是南歐。英國廣播公司(BBC)稱,意大利撒丁島18日的最高氣溫達到46攝氏度。路透社說,雖然熱浪不會像地震或洪水那樣立即致人死命,但歐洲去年夏季有6.1萬人死于熱浪,人們擔憂今年類似情況可能重演。歐洲氣象機構稱,歐洲的這種極端高溫和熱浪可能會持續到8月。
北美也避免不了高溫、暴雨等極端天氣的肆虐。法新社稱,在美國西南部亞利桑那州首府菲尼克斯市,連續18天出現43.3攝氏度以上高溫。高溫在美國中西部許多地區引發了野火,煙霧到處彌漫。加拿大17日也發生約900處野火。與此同時,美國東北部地區遭遇暴雨,賓夕法尼亞州東部16日突發洪水,導致5人死亡、兩名兒童失蹤。
極端天氣帶來連鎖反應
“極端天氣考驗多國基礎設施和經濟”,俄羅斯《獨立報》以此為題報道稱,極端氣候變化引發停電等連鎖反應,可能會破壞供應鏈并使通脹進一步加劇。俄高等經濟大學發展中心副主任米羅諾夫認為,在歐洲通脹率居高不下和經濟放緩的背景下,這將導致傳統宏觀經濟政策難以應對的滯脹。
彭博社稱,全球氣溫上升與厄爾尼諾現象的影響相結合,可能造成有史以來最嚴重的破壞。上一次全球變暖和厄爾尼諾帶來的極端天氣導致全球通脹激增,油價上漲3.5%,非能源商品價格上漲3.9%。智利經濟是受極端天氣影響的典型例子,由于暴雨影響,導致占世界產量30%的當地銅礦產量下降,供應延遲,并使從計算機芯片到汽車和家用電器價格產生連鎖反應。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世界經濟研究所前所長陳鳳英表示,極端天氣對經濟的影響體現在幾個方面。首先,由于高溫天氣,人們需要防暑降溫,所以電力資源分配會向生活用電傾斜,生產用電可能會減少。其次,極端天氣下的干旱和洪水會直接影響農作物和漁業生產,切斷礦山通道,同時人們的生產活動會受到限制,影響到經濟的方方面面。特別是在當前復雜的國際形勢下,全球能源系統、糧食系統的穩定性本來就受到沖擊,極端天氣對能源、糧食價格等的影響,特別是它會加劇人們的危機心理,使人們過度反應,從而加劇全球經濟衰退風險。
美國大面積地區可能面臨停電的風險
“全球極端天氣事件發生的頻率和強度將繼續增加,世界需要做好準備?!甭吠干?7日引述世界氣象組織秘書長塔拉斯的話稱,“極端天氣在我們日益變暖的氣候中越來越頻繁地發生,它正在對人類健康、生態系統、經濟、農業、能源和水供應產生重大影響。”他稱,這凸顯出全球盡快采取更多氣候行動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美國等西方發達國家也正遭受極端天氣的巨大考驗。美國Verge網站稱,電網官員已經發出警告,在炎熱的夏天,美國大面積地區可能面臨停電的風險。北美電力可靠性委員會在夏季展望分析報告中預測,今年夏天北美地區將有2/3的地區面臨電力短缺。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