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上半年,受宏觀經濟、農藥行業周期性波動及市場供需變化的影響,農藥渠道庫存消化緩慢,農藥產品價格持續走低,整體市場成交量低迷,農藥上市公司半年度業績均大幅下降。
江山股份
經江山股份財務部門初步測算,2023年1月1日~2023年6月30日,公司預計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盈利18,000萬元~21,000萬元,較上年同期減少100,284.90萬元~103,284.90萬元,同比下降82.69%~85.16%;預計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為盈利18,315萬元~21,315萬元,較上年同期減少102,345.80萬元~105,345.80萬元,同比下降82.76%~85.19%。
報告期內,江山股份主要農藥產品草甘膦的市場價格和銷售量出現較大幅度的下滑,導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較上年同期大幅降低。面對嚴峻的外部形勢,公司一方面深入開展精益管理、精準營銷,除草甘膦以外的其他核心產品保持穩定盈利,同時精細化調節草甘膦產品的產銷平衡,至二季度末草甘膦價格已出現企穩回暖跡象;另一方面公司重點聚焦戰略事項,搶抓發展機遇,堅持“產業+資本”雙輪驅動,圍繞“補鏈、延鏈、強鏈”目標,加快產品結構優化、產業布局調整,內生增長與外延發展動力顯著增強。
利民股份
2023年1月1日~2023年6月30日,利民股份預計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盈利5,500萬元~6,000萬元,比上年同期下降63.65%~60.35%;實現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為盈利4,900萬元~5,200萬元,比上年同期下降65.78%~63.69%。
業績較上年同期減少的主要原因:上半年農化行業整體渠道庫存過大,國內外終端客戶需求下滑,公司主要產品銷售價格呈下降趨勢,導致盈利能力減弱。為積極應對挑戰,公司持續聚焦重點客戶,加強戰略合作,積極開拓市場,加強營銷隊伍建設,降低原材料采購成本,降本增效,推進新產品小試及工業化進度,進一步提高公司整體盈利能力。
紅太陽
2023年1月1日~2023年6月30日,紅太陽預計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盈利1,500萬元~2,000萬元,比上年同期下降97.57%~96.76%;預計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為盈利1,200萬元~1,800萬元,比上年同期下降98.08%~97.12%。
面對全球農藥市場不利因素疊加影響,紅太陽通過“聚焦主業、延鏈強鏈、調整市場結構”和全球“一盤棋”的運維驅動等綜合施策,不僅取得了新吡啶堿、氯蟲苯甲酰胺和生物L-草銨膦等“三大”產業鏈延鏈、優鏈、補鏈、強鏈的成功實現,而且實現了公司產業結構、產品結構優化調整的快速形成,實現了內涵挖潛和降本增效,危機中孕育新機會新創造。不僅成功完成全球市場結構的快速調整,而且為下半年扭轉公司經營向好、快速恢復起到了積極的支撐作用。
豐山集團
經財務部門初步測算,2023年1月1日~2023年6月30日,豐山集團預計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與上年同期(法定披露數據)相比,將減少5,000萬元~6,000萬元,同比減少67.34%~80.80%;預計2023年半年度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與上年同期(法定披露數據)相比,將減少5,200萬元~6,000萬元,同比減少76.13%~87.84%。
在報告期內,受國內外下游客戶消化前期較高庫存導致農藥需求不足和出口大幅下滑的影響;同時,產品售價下降幅度高于主要原材料的降價幅度,從而影響公司產品毛利率。另外,與上年同期相比,報告期增加了可轉債利息支出,以上因素共同導致公司凈利潤下降幅度較大。公司將進一步強化營銷策略并采取降本增效和優化人員結構等舉措,以增強企業競爭力。
藍豐生化
2023年1月1日~2023年6月30日,藍豐生化預計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虧損6,500.00萬元~4,400.00萬元;實現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為虧損7,400.00萬元~5,000.00萬元。
受宏觀環境、市場需求及公司硫磺制酸及余熱發電生產裝置全面停車檢修影響,公司甲基硫菌靈、丁硫克百威、環嗪酮等主要產品間歇性停產,導致開車成本增加、產量大幅下降,從而盈利水平下降。非經常性損益主要系報告期內處置廢舊設備所致,預計對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的影響金額約為700萬元。
蘇利股份
經財務部門初步測算,2023年1月1日~2023年6月30日,蘇利股份預計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盈利3,600.00萬元~4,300.00萬元,與上年同期相比減少15,611.53萬元~16,311.53萬元,同比減少78.40%~81.92%;預計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為盈利3,600.00萬元~4,300.00萬元,與上年同期相比減少15,344.98萬元~16,044.98萬元,同比減少78.11%~81.67%。
業績較上年同期減少的主要原因:一方面,受國內外終端客戶需求下滑,主要原材料價格呈下降趨勢,農藥及阻燃劑行業整體景氣度下降等因素影響,公司主要產品銷售單價及數量下降,相應的當期收入和利潤均有所下滑;另一方面,上年同期受能源雙控、化工材料市場供給不足等因素影響,公司部分原材料及產成品價格處于高位,整體經營業績相對較好,相應本期業績同比下滑明顯。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