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α-烯烴現狀
海外Shell公司、ChevronPhillips公司、Sasol公司、Dow和ExxonMobil公司占據了α-烯烴市場,合計產能占全球總產能的78%。目前,我國進口的聚乙烯品種中,大部分為相對高端的聚乙烯牌號,而此類牌號在我國供應嚴重不足,主要原因在于共聚單體的差異。我國聚烯烴品種中,大部分應用1-丁烯作為聚乙烯的共聚單體,其中LLDPE采用1-丁烯作為共聚單體的比重超過90%,這就造成了我國聚乙烯的牌號同質化較為嚴重,低端產品供應充足,而高端產品供應不足的結構化問題。
隨著聚乙烯(PE)品質升級的需要、POE產業的發展以及表面活性劑、潤滑油等下游行業的不斷發展,市場對α-烯烴的需求量穩步增加,國內企業紛紛加快布局α-烯烴產能,主要包括中石油、中石化、民營煉化等企業。
目前,我國1-丁烯供應能力較強,1-己烯產能不足但規劃項目較多,1-辛烯技術正在尋求突破。
1-丁烯
主要的生產方法是乙烯裝置及煉廠催化裂解裝置副產C4餾分和乙烯二聚工藝。最早的1-丁烯分離裝置是齊魯石化公司從日本引進的生產能力1.5 萬噸/年裝置,現在整套設備早已實現了國產化。伴隨著煤制烯烴及石油煉化一體化的發展,混合C4 產量不斷增多,采用分離法生產1-丁烯 的項目也在逐年增加。2022年國內1-丁烯產能約為108萬噸/年,預計2027年產能將超過200萬噸/年。
1-己烯
主要生產方法有石蠟裂解、乙烯齊聚、乙烯三聚和費托合成法。乙烯齊聚法的產物復雜,分離困難,目前主要的技術擁有者包括ChevronPhillips、BPAmoco、INEOS等。在中石化、中石油乙烯三聚制1-己烯工藝技術的成功開發,打破了國外壟斷。目前國內乙烯三聚法在純度、產率方面較高,但產能仍然較小。據悉,國內處于擬在建和規劃的1-己烯試驗和工業項目有10個左右。
1-辛烯
主要生產方法是乙烯齊聚、乙烯四聚和費托合成法。其中,乙烯四聚法因具有產物選擇性高、純度高、原子經濟性好等優點最受關注。費托合成法僅Sasol公司實現了工業化生產,國內寧煤公司已完成費托油品制備α-烯烴中試分離項目,可生產C6、C8烷烯烴。截至目前,國內已有茂名石化、大慶石化和衛星化學等建成千噸級1-辛烯合成工業試驗裝置,還有多套試驗裝置和工業項目正處于在建和規劃階段。
今后行業應該繼續加強有關品種的應用開發,降低成本,并盡快實現產業化,以提升我國聚乙烯和潤滑油等行業的整體技術水平。
我國α-烯烴技術進展
早在1998年,中石油已經率先開展1-己烯的成套技術開發,并且繼承了催化劑、工藝和成套工程化技術,從實驗室到小試、中試和萬噸級的工業生產裝置。目前中石油大慶石化、獨山子石化,均有規模化1-己烯生產裝置,以及下游配套的相應聚烯烴生產牌號。中石油以1-己烯為單體,在LLDPE/FDPE裝置上生產鉻系、茂金屬,及Z-N等數幾十種高附加值聚乙烯產品。
2008年中國石化開展了乙烯齊聚α-烯烴的生產研究,并在2013年完成了500噸/年的中試,在2014年完成了5萬噸/年齊聚工藝包設計,并在2016年通過總部審核。目前中國石化暫無1-己烯和1-辛烯的生產裝置,但是茂名石化在建5萬噸/年LAO裝置、1.2萬噸/年PAO裝置、3000噸/年mPAO中試裝置,該項目可分離出1-己烯,1-辛烯等高純度單烯烴產品。詳細發展歷程如下:
1998年
中石油率先開展1-己烯的成套技術開發,并且繼承了催化劑、工藝和成套工程化技術,從實驗室到小試、中試和萬噸級的工業生產裝置。
2007年
燕山石化建成并投產了國內首套5萬噸/年己烯-1工業裝置,并一次開車成功,是1-己烯自主化生產開端。
2008年
中國石化開展了乙烯齊聚α-烯烴的生產研究。
2013年
燕山石化建設國內首套1-已烯工業化裝置,預計年產5萬噸1-已烯工業化產品,采用燕山石化和石油化工研究院大慶化工研究中心自主開發的乙烯齊聚合成1-己烯工藝技術。
2016年
茂名石化立項投資建設年產能16000噸的國內首套1-辛烯生產裝置。1-辛烯和1-己烯的設計產能分別為10000噸、6000噸。
2020年
中海殼牌三期乙烯項目新增150萬噸/年乙烯規模,其中存在a-烯烴、聚a-烯烴、茂金屬聚乙烯的生產裝置計劃,這是殼牌的生產技術在亞太地區的首次應用。
2020年
浙江石化二期2000萬噸/年煉油裝置,下游配套的45萬噸/年FDPE裝置和5萬噸/年1-己烯生產裝置,計劃在2025年前后投產運行。
2021年5月
山西煤化所合成氣直接制a-烯烴300噸/年工業示范裝置實現長周期穩定運行。
2021年8月30日
大慶石化國內首套3000噸級1-辛烯合成工業試驗裝置建成可實現1-己烯5000噸1年、1辛烯2500噸/年和癸烯1300噸1-己烯2500噸/年的靈活切換產品高檔合成潤滑油基礎油原料等。
2022年3月30日
寧煤公司8000噸/年的費托油品制備α-烯烴中試分離項目打通全流程,實現一次試車成功。產出合格的C6、C8烷烯烴產品,兩項產品純度均達到99%以上。
2022年3月30日
衛星化學宣布,其控股子公司連云港石化有限公司1000噸/年α-烯烴工業試驗裝置已實現穩定運行,達到工業試驗裝置預定目標。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