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種工程塑料是指綜合性能優,長期使用溫度在150℃以上的一類工程塑料,主要包括聚苯硫醚(PPS)、高性能聚酰胺(PPA,也稱高溫尼龍)、聚砜(PSF,包括普通雙酚A型聚砜PSU、聚亞苯基砜樹脂PPSU、聚醚砜PESU、聚芳砜PASF等)、液晶聚合物(LCP)、聚芳醚酮(PAEK,包括聚醚醚酮PEEK、聚醚酮酮PEKK、聚醚酮PEK等)和聚酰亞胺(PI,包括均苯型和可溶性PI、聚醚酰亞胺PEI、聚酰胺酰亞胺PAI、聚酯酰亞胺PESI等)等。其兼具耐高溫、絕緣、耐腐蝕和機械強度高等優點。
我國特種工程塑料從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才剛剛起步,與國外領先企業相比差距較大,產業總體處于發展初期。特種工程塑料屬于國家經濟先導性產業和高端制造的關鍵保證,在我國戰略發展地位不斷提升,特種工程塑料的發展受到政府及各科研單位的高度重視。
一、多項政策出臺 推動相關產業發展
《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2020年版)》和《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2022年版)》將聚苯硫醚、聚醚醚酮、聚酰亞胺、聚砜、聚醚砜、聚芳酯、聚苯醚、特種聚酰胺及其改性材料、液晶聚合物等工程塑料及塑料合金產品納入全國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中,不斷為我國工程塑料產業向國外產業吸精納新提供動力,持續推動產業技術工藝水平提升。
此外,五部門《關于推動輕工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等政策還提出加強工程塑料產品的升級創新;國務院《關于印發廣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粵港澳全面合作總體方案的通知》則提出遵循區域協調、互惠共贏原則,依托廣州南沙綜合保稅區,建設工程塑料展示交易中心,為國內企業走向世界提供推力。
二、“技術+需求”雙驅動 行業產能持續快速擴張
中國對特種工程塑料的研發起步總體較晚,同時由于特種工程塑料的技術壁壘較高,且與通用塑料、工程塑料不同,特種工程塑料的生產技術在全球范圍內幾乎沒有轉讓許可的案例。
現有企業的技術均來源于自主研發(不含收并購、合資等),中國特種工程塑料產業直至2000年之后才陸續實現國產化。2010年之后,聚苯硫醚、高性能聚酰胺、聚酰亞胺、聚醚醚酮、液晶聚合物等特種工程塑料及下游制品的產業化發展提速。
1.技術進步加速國產化進程
近幾年,受益于技術進步及市場需求刺激,特種工程塑料國產化進程明顯加快,國內企業紛紛投資建設特種工程塑料項目。
截至2023年3月底,中國聚苯硫醚、高性能聚酰胺、聚酰亞胺、聚砜、聚芳醚酮和液晶聚合物6類產品合計產能達23.28萬噸/年,較2021年增加3.45萬噸/年。目前仍有較多新建擬建項目,預計2023年合計新增產能約6.2萬噸/年,至2023年底,預計上述6類產品的合計產能將接近30萬噸/年。
2.下游消費增長是主要驅動力
2022年,中國各種特種工程塑料市場總消費量約為16萬噸,市場規模達170億元。其中高性能聚酰胺、聚苯硫醚、液晶聚合物和聚酰亞胺是需求較大的四類產品,汽車與電子電氣是主要的下游應用,與海外市場消費結構基本一致。
汽車輕量化/電動化、電子產品升級換代仍將是帶動中國特種工程塑料消費增長的主要驅動力,預計消費增長約為7.5%。
◆聚苯硫醚(PPS)
主要應用于環保、汽車、電子電氣、航空航天等領域。未來,隨著國產PPS品質的提升以及新能源汽車領域日益提升的輕量化需求,預計未來汽車領域消費占比將會持續擴大。
◆高性能聚酰胺(PPA)
主要應用于電子電氣、交通運輸等領域。但當前受外部環境因素影響,消費電子需求相對低迷,對PPA的需求增速預計將有放緩。PPA材料最強勁的增長動力將來源于汽車領域,汽車輕量化趨勢和高效率汽車的銷售和生產共同推進PPA材料需求的增加。
廣泛應用于電子通信、航天航空、新能源、電氣絕緣、汽車工業等各個領域,對高新技術產業的重要性日益凸顯。未來,隨著5G通信、物聯網等技術的發展驅動消費電子產品升級,對材料的散熱性能、介電性能等要求越來越高,曲面屏、折疊屏等柔性顯示技術的快速發展等均將在加速電子級PI市場的發展。
◆聚砜(PSF)
目前,我國砜聚合物主要應用于醫療器械、電子電氣、機械工業、交通運輸四大領域。由于我國醫療器械以及航空航天工程保持著高景氣發展,預計未來仍為砜聚合物的主要消費領域。
◆聚芳醚酮(PAEK)
目前PEEK在通運輸、電子電氣、醫療、航空航天等行業均有所應用,其中,在交通運輸領域應用最為廣泛,其次為電子電氣領域。由于PEEK高昂的價格,乘用車領域的應用開發較為緩慢,而其優秀的抗腐蝕性和絕緣性,將帶動電子電氣領域的使用量迅速增長。
◆液晶聚合物(LCP)
主要下游應用領域為電子電氣,此外還少量用于工業與汽車等領域。雖然電子行業的片式化、小型化,電子電器連接器的單件用量有所下降,但是國內5G及未來6G的發展仍能成為LCP在電子電氣領域應用的主要驅動力。
化信觀點
隨著國內技術的突破,國內特種工程塑料供應端的增長逐步由內外資齊頭并進轉為內資主導。但是,目前國內特種工程塑料部分產品已有產能過剩跡象,同時未來仍有大量規劃產能,行業產能擴建速度已明顯高于需求增速。
預期未來,國內特種工程塑料生產企業之間的同質化競爭將會愈發激烈,建議國內企業在擴張產能的同時要注重降低產品成本以及產品質量和品質穩定性的提升。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