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國第一家以開發區機制和模式建立的國家級專業經濟技術開發區,上海化學工業區的發展始終走在全國前列。2022年,上海化工區被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評為唯一一個高質量發展卓越化工園區。
6月21日,2023石油和化工產業基地高質量發展主題調研團隊來到上海化工區,探尋園區高質量發展的“新密碼”。
戰略規劃“新” 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兩個基地”
“經過20余年的發展,目前我們是國內集聚跨國化工企業、知名化工企業最多,循環經濟水平先進,產業能級高端,安全環保最嚴格的國家級石油化工產業基地。”上海化工區管委會綜合辦主任、二級巡視員李慶紅說。
作為國內化工園區的龍頭,該如何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世界級石化產業基地和循環經濟示范基地呢?李慶紅表示,上海化工區布局規劃的亮點在于“3個創新”。
第一個是理念創新,在開發建設之初,上海化工區就提出了“五個一體化”(產品項目、公用輔助、物流傳輸、生態保護、管理服務)的創新發展理念,不僅指導了上海化工區的發展,還被工業和信息化部作為建設化工園區的標準之一。
第二個是機制創新。上海化工區引入市場化運作機制,從主體生產企業、公用工程企業到配套服務型企業全部進行市場化運作,堅持內資項目與外資項目招商并舉,建立基礎設施中外合資建設模式。同時,上海化工區既打好“中國牌”,也打好“世界牌”,統籌利用國際國內兩種資源,開發國際國內兩個市場,營造國際化的營商環境,提高產業聚集度,實現了園區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跨越式發展。
第三個是管理創新。上海化工區構建起“管委會+駐區管理單位+上海化工區發展公司”的獨特管理架構,堅持規劃先行、環評先行、法制先行,“一張藍圖繪到底”,打造小政府大服務的格局,使園區管理井然有序、安全可控。
區域定位“新” 重點培育高端產業競爭優勢
要做“最具競爭力”的石化產業基地,上海化工區競爭力來自何方?
“我們的競爭力體現在完整的、高附加值的高端產業鏈和產品的競爭力上。”上海化工區管委會經發處副處長朱莎娜在調研座談會上給出了這樣的回答。
據介紹,上海化工區將園區定位明確為“以石油化工為龍頭,以精細化工合成材料發展為重點,配套開發發展天然氣化工,大力拓展石化深加工產品、新材料、電子化學品等產業鏈”。如正在建設的尼龍一體化產業基地,就將依托英威達己二腈項目等現有產品資源和產業聚集效應,發展尼龍66、工程塑料、新能源汽車配件等石化深加工產業鏈,以高附加值新材料產品打造區域競爭優勢。
朱莎娜表示,在“十四五”規劃中,上海化工區更加注重在原來產業的基礎上進行強鏈補鏈,實現園區能級水平的提升。未來,上海化工區還將聚焦實際應用,面向節能環保、航空航天、可降解材料等新領域,打造新材料項目,形成高端化工產業鏈。
除了園區產品的新定位,上海化工區還增加了園區功能的“新定位”。為了打通成果轉化的“最后一公里”,園區規劃了總面積2.2平方千米的科創中心,結合建設電子化學品專區的目標,圍繞化工新材料等重點領域,加速關鍵產品核心技術的研發孵化,并提供產業化全過程的運營管理和專業化配套服務。
“‘十四五’期間,我們將從更好地服務國家戰略、上海城市發展以及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需求的角度出發,打造高端、完整的化工供應鏈體系。”朱莎娜說。
產業賽道“新” 現代化產業體系逐步構建
日前,上海市政府辦公廳印發了《上海市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提出到2025年,“2+(3+6)+(4+5)”現代化產業體系不斷夯實。其中的“4”就包括了元宇宙、綠色低碳、數字經濟、智能終端四大新賽道產業。
“綠色低碳是上海化工區未來產業的‘新三板’。”在座談會上,朱莎娜將上海化工區推動產業新賽道項目的建設總結為3個板塊。
第一個板塊是綠色低碳產業培育。上海化工區本身具有制氫、合成氣等基礎產業,園區充分發揮低成本經營優勢,從上游的低成本制氫到中游的氫能基礎設施建設,再到下游的氫能技術與材料的研發應用,打造了完整的氫能產業布局。同時,上海化工區不斷推進原材料輕質化、富氫少碳化,不斷將先進材料應用與化工產業綠色低碳發展結合,逐步推進低碳化進程。此外,上海化工區還在二氧化碳捕集利用方面進行了探索實踐,將電廠、合成裝置等產生的二氧化碳進行回收,重整為一氧化碳和氫氣,再用于生產綠色低碳的新產品。
第二個板塊是綠色能源體系構建。一方面,上海化工區開展余熱利用、熱電聯產等項目建設,鼓勵園區內企業建設分布式光伏等清潔能源基礎設施;另一方面成立綠電聯盟,為聯盟成員企業引入長期穩定、有競爭力的綠色電力供應,以規模效應推動化工產業園區的綠色轉型。
第三個板塊是資源回收和綜合利用。上海化工區正在推動廢塑料等化工材料的再生和循環利用,并建立了行之有效的循環經濟體系,園區廢水納管率達100%,工業水循環利用率達97%,危廢安全處置率(含綜合利用)達100%。
“新賽道的發展目前看起來效益沒有那么直接,但這是一個長期的布局,是未來的發展方向。未來,我們將逐步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不僅要挖‘第一桶金’,還要把后面的金礦全部挖出來。”上海化工區管委會黨組成員、發展公司總經理金健說。
發展理念“新” 促進人文自然和諧共生
綠化率25.5%,種植植物259種,鳥類多樣性平均值1.81……如今綠意盎然、鳥語花香的化工園區,與人們印象中煙囪林立的畫面相去甚遠。
“我們的目標是打造世界級化工園區,但我們和發達國家還有一定差距。”金健說,“好的園區應當利用自身優勢輻射影響周邊城市,讓制造業園區與城市、自然和諧共存。在這些方面,我們正在進一步完善和提升。”
據介紹,上海化工區除組織公眾開放日、世界環境日等主題活動外,還打造了“10+X”的“硬核”工業旅游路線,開發了園區智慧發展、綠色生態等多元產品路線。園區將通過工業旅游進一步激發化工文化活力,傳播“綠色化工”理念,展現“美麗化工”文化,營造園區“高端、創新、綠色、智慧”形象,打造四季繽紛的“花”工區、景色宜人的“畫”工區。
“我們希望政府也能參與到民眾科普中來,引導民眾認知化工的友善性、重要性、安全性、先進性,與園區一道架起溝通的橋梁,使園區融入城市生態,促進工業、城市與自然的和諧共生。”金健說。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