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全生命周期環境管理就像養孩子一樣,必須要有準生證——環境影響評價,身份證——排污許可證正本,戶口本——排污許可證副本,同時還需要環境監理、排污權、年度環境監測等一系列“營養品”和“健康檢查”等生活必需品?!痹诮谂e行2023的(第十屆)中國責任關懷促進大會污染防治論壇上,上海益馳思環境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馬立強幽默風趣的環保流程“生娃論”引得在場企業代表們頻頻點頭。
企業全生命周期環境管理怎么管?與會專家給出3個關鍵詞:合規、聚力、協同。
管理要以合規為前提
“從研發開始,到施工建設和運行,再到收并購或拆除,項目的‘一生’可分為事前、事中、事后以及關停并轉4個階段,而每個階段都需要進行合規的環境管理。這其中就包括環境影響評價、環保設計審查、環境監理、環境應急預案、竣工環保驗收、環境危害審查等多道程序?!瘪R立強說。
什么是環境管理合規?馬立強指出,一是程序合規,各項證照要齊全;二是行為合規,水、氣、聲、固的治理要達標。同時,企業還要具有一定的環境應急能力。
據了解,項目建設過程中常見的環保問題有:環評審批總量太少;環保措施不具備可行性,預設效率太高無法實現;環評列出的原輔材料太少,實際用到太多;應急預案要求挖消防廢水收集池,但是租賃場地不可行;排污許可的許可排放量與企業實際狀況不符;驗收時環保措施的減排效率不滿足環評要求……
對此,馬立強表示,這就要求企業進行環境管理時要遵守“三同時”原則,即建設項目需要配套建設的環境保護設施,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使用。他還提到,對存在重大變動情況的項目,企業應在項目開工前或變更部分工程開工前,依法重新報批環境影響評價文件;不屬于重大變動情況的項目,建設方應組織有資質的環評機構對項目發生的變化情況進行環境影響分析,編制環境影響分析報告。若環保部門在建設項目環保“三同時”措施核查過程中發現建設項目存在重大變動情況的,應依法處理并要求建設方重新報批環評文件,未經重新獲得環評文件批復的,建設項目不得投用或進行環保驗收。
重點領域要聚焦聚力
“環境管理重在堅守紅線意識和底線思維,關鍵在于企業缺什么就做什么?!敝貞c卡貝爾化工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馮中毅說。
馮中毅指出,從以往的環境管理案例中可以發現,企業環境管理可重點聚焦四方面、做到四著力。
一是聚焦制度建設,著力抓牢本質提升。企業要建立以公司主要負責人任第一責任人的環保管理體系,并不斷完善公司級四重風險防控手段和環保裝置現場防控能力。二是聚焦風險防控,著力抓實隱患排查。以物聯網、大數據、知識圖譜等新技術為支撐,構建安全生產風險預警與防控平臺;通過數字化賦能,嚴格執行“點、日、周、月”巡回檢查和綜合環保隱患排查與專項檢查相結合的內部環保管理模式。每項隱患都要按照“五定”要求落實整改,動態清理環保隱患臺賬,及時消除環保隱患。三是聚焦重點控制,著力抓好基礎建設。罐區是重大危險源,也是環境管理的重點環節。在日常生產過程中,單個儲罐液位一般要控制在30%以內,最多不超過50%。罐區要設置獨立的緊急停車系統、有毒可燃氣體檢測系統、消防報警系統和紅外及高清視頻監控系統、DCS、PLC控制系統等。此外,還要建設圍堰隔堤,防止發生事故時影響相鄰儲罐。四是聚焦宣傳培訓,著力抓嚴應急處置。企業要積極開展生態環境宣傳活動,結合六五世界環境日等時間節點,通過懸掛橫幅、環保開放咨詢、宣傳手冊、有獎知識問答等多種方式,營造全員懂環保、用環保、愛環保的“綠色”氛圍。
環保安全管理要協同推進
2021年4月7日,滁州市定遠縣爐橋鎮安徽華塑股份有限公司自備熱電廠發生閃爆事故,造成6人死亡,直接經濟損失935.37萬元;同年5月31日,鼎睿石化有限公司發生火災,直接經濟損失3872.1萬元;2022年2月6日,馬鞍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煉鐵總廠帶式焙燒機工程脫硫裝置除塵器灰斗發生較大坍塌事故,造成4人死亡、2人受傷,直接經濟損失706.5萬元。
“近年來,化工企業環保設施和車間事故頻發,這給企業敲響了警鐘。此前,企業安全管理的重心一直在工藝裝置區域、罐區、生產車間、倉儲庫等,對于環保設施的關注少之又少,最終導致環保設施成了安全事故的‘黑天鵝’?!鼻鄭u麗東化工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閆長嶺表示,環保設施實際上也是一套化工裝置,除了不生產產品,危害因素和危險特性一樣也沒少,安全環境管理協同推進勢在必行。
對此,巴斯夫大中華區應急響應高級經理岳海兵持相同意見。他表示,企業EHS管理要從各自管理轉變為系統管理。從工藝安全的角度來看,企業必須安全地控制各生產工藝過程中所涉及的能量和有害物料,必須充分準備以應對并減輕任何能量或化學品的意外釋放,盡量減輕其對人員和環境產生的消極影響。
對于企業如何協同推進安全和環保管理,閆長嶺表示,企業應充分利用先進技術,按照最小化、替代、緩和、簡化的策略,采用相對安全的材料或工藝替代比較危險的材料或工藝,不斷提升環保裝置本質安全水平。同時,企業還可通過生產線全流程自動化、機械化來盡量減少現場操作人員。此外,在生產裝置發生重大變更時,企業可充分調研同行業、同類裝置的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設備,以揚長避短。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