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滬深兩市5067家上市公司的2023年一季度業績報告披露完畢。其中,石油和化工行業702家上市公司一季度共實現營業收入17.03萬億元,凈利潤1.6萬億元,同比增速均為2%。這其中哪些板塊業績表現突出?格局有何變化?未來走勢如何?本版從今日起推出石油和化工板塊一季度業績盤點和展望系列報道,以期為讀者提供參考。
2023年一季度,化工行業經營業績與盈利能力環比改善明顯。根據Wind石油石化(申萬)統計的47家上市公司來看,2023年一季度,石化行業(申萬)整體實現營業收入1.9606萬億元,同比增加5%,環比下降7%;實現歸母凈利潤1034億元,同比下降12%,環比增加62%。綜合來看,石化行業保持了良好的經營狀況,其中石油石化板塊的油氣開采、煉化化工、油服工程3個子板塊盈利均顯著修復。
油氣開采盈利堅挺
2022年以來,在俄烏沖突、OPEC+維持減產等影響下,國際油價高位震蕩,布倫特原油均價為99.04美元/桶,同比上漲39.61%。2023年一季度,盡管國際油價仍處于高位震蕩,但價格逐漸回歸理性,一季度布倫特原油均價為82.10美元/桶,同比下降16.14%,環比下降7.37%。
東海研究認為,油價下行對營收環比產生一定影響,但整體盈利仍堅挺,一季度實現歸母凈利潤795.96億元,同比增長4.12%,環比增長22.90%。具體來看,今年一季度該板塊中業績較好的上市公司有中國石油、中國海油、廣匯能源、新潮能源、ST洲際、藍焰控股等。其中,中國石油2023年一季度營業收入達7324.71億元,同比下降6%,環比下降7%;歸母凈利潤達436.3億元,同比增加12%,環比增加50%,遠超于該板塊其他上市公司,凈利潤繼續保持歷史高位。
盡管中國海油凈利潤同比、環比均出現下降,但業績排名依然占據第二位。中國海油一季度營業收入為977.11億元,同比上漲7%,環比下降12%;歸母凈利潤為321.13億元,同比下降6%,環比下降2%。排名第三位的煤、氣龍頭廣匯能源受益疆煤外運及海外天然氣價格波動等因素,營收、凈利繼續高增。
對于后市來看,業內人士認為,受主要產油國減產或增產能力有限影響,后續油價或仍將維持在較高中樞。然而,美聯儲“放鷹”及對全球經濟的悲觀預期將對油價帶來壓制,二季度油價或將維持高位震蕩態勢。油價震蕩趨勢,疊加2022二季度基數較高,石油開采凈利潤增速或將繼續下行。
油服工程增利明顯
3個子板塊中,油服工程板塊增利最為明顯。經梳理,該板塊中業績較好的企業有中油工程、石化油服、海油發展、中海油服、海油工程、通源石油等。其中,中油工程是該子板塊中凈利潤排名第一的企業,2023年一季度的營業收入達149.89億元,同比下降14.23%,環比下降42.68%;歸母凈利潤達2.07億元,同比上漲32.8%,環比上漲229.78%,環比大幅領先。
光大證券認為,這是得益于高油價及國家能源安全戰略下的增儲上產行動的持續推動,從而推動了國內油田服務市場的持續穩步增長。
有數據表明,2022年國際油價高位震蕩,全球上游資本開支提升,根據標普全球,2022年全球石油行業上游資本支出4990億美元,同比上漲39%。據IHSMarkit的全球上游支出報告顯示,預計2023年全球上游資本支出約5612億美元,增幅為12%。對此,東海證券認為上游資本開支的回升直接決定了油服行業的資金投入量,進而引領了油服行業復蘇。事實證明確實如此,東海證券統計的數據顯示,2022年以來油服工程行業整體盈利持續改善,2022年實現歸母凈利潤77.78億元,同比上漲244%;2023一季度實現歸母凈利潤17.77億元,同比上漲118%,維持增長。
煉化化工環比扭虧
出乎意料的是,今年一季度的煉化化工板塊與去年同期相比盈利情況不佳。2023年一季度,隨著下游需求溫和復蘇,煉化化工板塊整體盈利環比改善,合計實現歸母凈利潤220億元(包括中國石化),同比仍為負數,但環比扭虧。
數據顯示,中國石化、榮盛石化、恒力石化、寶豐能源、東方盛虹、華魯恒升等企業的凈利潤均實現超過5億元。具體來看,中國石化2023年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7913.31億元,同比上漲2.59%,環比下降8.5%;歸母凈利潤實現201.02億元,同比下降11.83%,環比上漲108.48%。榮盛石化實現營業收入697.21億元,同比上漲1.63%,環比下降8.98%;歸母凈利潤實現14.68億元,同比下降147.11%,環比上漲30.45%。恒力石化實現營業收入561.54億元,同比上漲5.15%,環比下降8.02%;歸母凈利潤實現10.2億元,同比下降75.85%,環比上漲127.06%。
業內人士指出,從主要業務來看,2023年一季度,成品油價差快速修復,截至2023年3月31日,原油催化裂化價差較年初上漲77%,已處于歷史相對中高位;主要煉化產品下游恢復緩慢,大部分煉化產品價差均處于歷史相對低位。東海證券認為,隨著后續經濟回升,出行、消費等需求繼續恢復的背景下,成品油價差有望繼續向好,煉化產品價差有望逐漸走出底部,煉化企業盈利整體修復在即。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