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首屆中國能源·化工30人(長江)論壇在長江化工中樞湖北宜昌宣布成立,并盛大舉行首屆論壇。來自政府部門、高校科研機構、行業協會以及石油和化工企業等的高層代表圍繞“長江大保護中的材料和能源革命”主題,共商長江大保護戰略和新材料新能源產業的科技創新與高質量發展大計。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會長李壽生指出,當前我國石油和化學工業正跨入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站在這個新的起點,石油和化學工業的發展正面臨著新能源的開發、新材料的突破、高端精細化學品的開拓、安全環保的創新和傳統產業升級等五大戰略轉型的新任務,必須要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長江大保護的重要指示,綠色發展一定要成為新時代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發展的堅實底色、創新方向和自覺行動。
李壽生表示,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新挑戰、新機遇,石油和化工企業還有不少問題需要研究,還有不少困難需要探索,還有不少難題需要攻克,還有不少技術需要創新,長江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在完成重大歷史使命的過程中,既需要思想觀念的突破、技術工藝的創新,更需要大膽的實踐和扎實的行動。
湖北省經信廳副廳長郭濤表示,湖北將堅持高端化、綠色化、集約化,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圍繞增動能、補短板、優結構,促進石化產業安全環保達標、集群發展和轉型升級,著力打造宜荊荊國家級先進磷化工產業集群,重點培育化工新材料和高端精細化工產業,加快建設中部地區國家重要石化產業基地、國家級現代煤化工產業基地、國內一流的微電子化工新材料產業基地。
石油和化工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化工也是宜昌的當家產業。宜昌市委書記熊征宇在致辭中說,近年來,全市聚焦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全力推進傳統化工持續向食品級、醫藥級、電子級化學品升級,涌現了興發集團、宜化集團、三寧化工、華強化工等4家營收過百億元的龍頭企業,精細化工占比由2016年的18.6%提高到40%以上,化工產業規模達1500億元。同時,全市積極搶占產業新賽道,先后招引了寧德時代、山東海科、深圳欣旺達等新能源行業巨頭,加快推進磷化工向新能源新材料迭代躍升,著力打造世界級動力電池產業集群和核心基地,力爭2026年新能源電池產業規模突破2000億元,綠色化工規模突破3000億元。
湖北省科協副主席陳興榮代表湖北省科協向長期以來致力于推動綠色發展的科技工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謝。他說:“宜昌是湖北新材料新能源重鎮,精細磷化產業具有很強的核心競爭力和輻射帶動力。省委省政府在宜昌高標準布局建設湖北三峽實驗室,大力推進綠色化工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與產業化,努力打造高水平創新平臺,為科技強省建設提供了強力支撐。”
首屆長江論壇圍繞“自主創新——新舊動能轉換主引擎”“騰籠換鳥——市場化淘汰落后產能的探索” “關改搬轉——破舊立新的方法論”“新材料新能源——石化強國的命運所系”4個分議題展開前瞻與深入研討。
生態環境部有關專家,國家發改委能源局原局長、國務院原參事、國家能源專家咨詢委員會副主任徐錠明,中國國土經濟學會理事長、國家發改委國土開發與地區經濟研究所原所長肖金成,中國科學院院士、西北工業大學學術委員會主任黃維,中國工程院院士、大連理工大學教授蹇錫高,中國科學院院士、東華大學教授朱美芳,南京工業大學原校長喬旭,俄羅斯工程院、自然科學院外籍院士、江蘇大學高分子材料研究院院長李松軍,俄羅斯工程院、自然科學院外籍院士、清華大學教授張建勝,澳大利亞國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南方科技大學創新創業學院院長劉科,上海化工區原副主任、一級巡視員余亮茹,清華大學化工系教授魏飛先后圍繞長江大保護和相關新材料新能源領域帶來了專題報告分享,為科技創新與高質量發展建言獻策。
除此之外,興發集團黨委委員、湖北三峽實驗室常務副主任、興福電子董事長李少平,隆基氫能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英歌,天賜材料天宜磷氟研究院副院長戴元華,陜煤集團榆林化學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宋世杰,寧德時代宜昌邦普公司副總經理梁永光等就新材料新能源的發展分享了企業的實踐和思路。
《中國化工報》社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崔學軍指出,從產業發展來看,我們要轉向高質量發展,轉向創新驅動發展,轉向綠色低碳發展,其中一項最具挑戰性的工作就是加快新材料新能源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創新發展。長江論壇的創立,就是背負著推動國家新材料新能源產業科技創新與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使命。長江論壇是一個產業智庫平臺,政、產、學、研、用、金、服、媒各環節全鏈條,將在這個平臺上實現交流、融合與攜手,聚智合力,共同達成我們共同的崇高理想。他希望長江論壇這一平臺長久地保留和運營下去,全行業攜起手來,推動并見證“美麗中國”“幸福長江”的光明未來,推動中國新材料新能源產業科技創新和高質量發展的偉大進程。
本次論壇由石化聯合會、宜昌市人民政府指導,《中國化工報》社有限公司主辦,猇亭區人民政府、湖北興發集團承辦。來自湖北省生態環境廳、江蘇省工信廳、宜昌市科協、宜化集團、榆林高新區、陜煤榆林化學、福華化學、湖北省化工園區聯合會、榆神工業區能源科技公司、園區中國等單位負責人共100多人參會。
本次論壇采取線下與線上直播聯合方式,截至直播結束,各平臺在線觀看人次達47萬。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