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煉化行業發生了很多“大新聞”,且大多與外資相關。
首先是3月26日,沙特阿美石油公司、中國北方工業集團和遼寧省政府簽訂了總投資837億元的精細化工和原料工程項目;其次,3月27日,總投資達521億元的中海殼牌惠州三期乙烯項目初步投資協議簽約儀式在京舉行,標志著項目進入了實質性推進階段;同日,榮盛石化控股股東榮盛控股協議轉讓10.1億股給沙特阿美全資子公司AOC,轉讓價為24.3元/股(較當日收盤價溢價近9成),并與沙特阿美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一石激起千層浪,石油煉化板塊重新獲得市場關注。今天,來聊一聊大煉化這個國人不關注、外資很看好的板塊。
01 化工產業鏈的最上游
石油煉化是以原油作為主要原料,通過煉制、裂解等方式獲得成品油和石油化工品的過程。當前,大煉化企業大多通過一體化部署,將煉油廠和化工廠統籌結合,下游應用十分豐富。
鑒于中國原油依賴進口,因此石油煉化可以算成幾乎所有產品的起點。在石油化工原料中,乙烯是石油化工行業三大合成材料的基礎原料,由乙烯裝置生產的乙烯、丙烯、丁二烯、乙炔、苯、甲苯、二甲苯是下游合成樹脂、合成纖維、合成橡膠三大合成材料的基礎原料。雖然煤化工、合成生物學和石油煉化產業鏈部分重合,但毋庸置疑的是,石油煉化依然是最重要的源頭。
02 油價,大煉化不可承受之重
大煉化行業雖然“大”,但卻不“強硬”。從原料側來看,中國是全球最大的石油進口國,嚴重依賴海外石油供應,縱然國內石油煉化約有10億噸產能,卻依然只能隨波逐流。油價對大煉化行業影響巨大。在油價低位階段(40 美金以下),煉廠可以享受官價貼水和地板價超額收益。油價筑底之后的回升階段(40-60 美金),煉廠則可以享受庫存收益。而油價進入高位階段(60-80 美金)之后,煉廠雖然還有庫存收益,但是產品價差將面臨壓力。如果油價在80美金以上,倘若再疊加高位震蕩,煉廠就要哭死了(現在的狀態)。
因此在油價中低位的時期,不論漲還是跌,對于煉化來講都不是壞事。而在油價處于高位時,不論漲還是跌,都是不可承受之重。匯率的影響也類似,人民幣貶值會導致以美元計價的油價變得更貴。
過去的一年,世界格局動蕩,國內疫情嚴重,疊加油價高位震蕩以及人民幣貶值,國內大煉化企業迎來了至暗時刻。
03 大煉化接近擴產尾聲
由于缺乏議價權,“周期性”在大煉化中體現得淋漓盡致。在二十一世紀的前十年,石油煉化行業飽受戰爭、金融危機和油價的影響。2010年左右,歐美日等發達國家地區煉油業陷入蕭條,煉油商普遍虧損或利潤下降。由于對上游原油價格沒有議價權,疊加關鍵技術受制于人,國內石油煉化的日子更不好過。
不過,大約從2015年開始,隨著國際油價大幅下跌,國內煤/甲醇制烯烴項目經濟性明顯下降,規劃項目投資節奏顯著放緩。而基礎煉化產業尤其是煉化一體化項目盈利豐厚,行業投資熱情高漲。
2018年,中海油惠州二期和中海殼牌二期建成投產,拉開了國內大煉化新一輪擴能的序幕。截至2022年中國千萬噸及以上煉油廠已經增加至33家,成為世界第一煉油大國。2022年中國總煉油能力超9.8億噸,而美國總煉油能力約在9億噸/年,中國煉油能力已經超過美國領跑全球。未來幾年依然是投產高峰。按照“十三五” 對大煉化項目的審批和實際建設情況,2023年及以后還有1億噸/年左右的大煉化產能在建或規劃中。
正所謂貪婪帶來恐懼,擴產也會帶來過剩,部分煉化下游產品產能已經超過消費量。丙烯酸及酯、己二酸、環氧氯丙烷等產品均大幅過剩,行業平均開工率60%。
碳中和也成為了石油煉化的“緊箍咒”。根據《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到2025年,國內原油一次加工能力控制在10億噸以內,主要產品產能利用率提升至80%以上。鑒于當前國內原油一次加工能力已經達到9.8億噸,后續還有1億噸的待投產產能,預計石油煉化新的“入場券”已經基本沒有,遠期產能幾乎沒有增量,行業擴產接近尾聲,而落后的產能將被淘汰或被整合,煉油能力在200萬噸/年以下的煉廠或將加速退出市場。
04 恢復仍需時日
與當前煉化產能“大躍進”發展不同的是,煉化的下游需求相當疲軟。作為幾乎所有行業的共同上游,煉化的景氣度和宏觀經濟高度相關,當前石油煉化下游乙烯、滌綸等產品需求疲軟,且市場信心不足,復蘇仍需時日。
我們以滌綸長絲為例來說明。2022年受到疫情影響,滌綸長絲的下游需求十分糟糕。2023年春節后,春節后織機、印染開工率逐步恢復,輕紡成交量提升明顯。但考慮到海外需求不足,經濟復蘇不確定性高,宏觀風險較大,織造訂單提升幅度仍相對有限,織造企業剛需采購為主、原料補庫有限,當前滌綸長絲產銷率仍相對偏低。當前,后續終端織造的需求能否繼續跟進也是存疑的,甚至不排除后期織造行業開工負荷小幅下降的可能性。
放眼未來,下游的復蘇乃至持續發展是大概率事件,疊加遠期煉化產能的擴產瓶頸,大煉化有望重回供需平衡,并迎來新一輪周期反轉。不過,這都需要時間來證明,而我們并不清楚需要多長的時間。
以史為鑒,十年前,國內民營煉化尚未閃亮登場,“兩桶油”才是國內煉化的絕對主力。2011年,國際原油價格站上90美元,導致中國石油煉化板塊巨虧,經營虧損達到618.6億。彼時,很多人認為虧損是暫時,周期很快就會反轉,但這一等,就等了5年,中國石油累計虧損達到1500億元。直到2016年,中國石油煉化板塊才實現盈利。
如今,民營大煉化擴產潮已經過去,周期低點下,新材料、新能源也難以再給巨頭們帶來關注,行業高光不再。筆者借用塔勒布《黑天鵝》一句話“強大與脆弱”來描述大煉化。從某種意義上,煉化行業很脆弱,一場戰爭、一場瘟疫乃至于國際油價幾美元的變化都能導致行業巨賺或者巨虧,這就是“脆弱”。不過,大煉化卻是我們生活的“生態系統”的基礎,擁有錯綜復雜的產品線和關系網,從長期看擁有著穿越周期的能力,此即“強大”。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