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4月11日,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在北京召開“2023石化產業發展大會”。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黨委書記李云鵬作了題為“守正創新 穩中求進 共同開創石油和化學工業高質量發展新局面”的講話。特刊發全文,以饗讀者。
守正創新 穩中求進 共同開創石油和化學工業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尊敬的江平部長,各位領導、各位嘉賓、同志們:
大家上午好!在草長鶯飛、桃花盛開的美好季節,我們齊聚北京,共話行業發展。首先,我謹代表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向對本次大會給予大力支持的國家發改委、工信部等政府部門和相關行業企業表示衷心的感謝,向出席大會的各位領導、企業代表和朋友們表示熱烈的歡迎,向大家長期以來對石化聯合會的關心、支持表示誠摯的謝意!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國經濟由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這是必須邁過的坎,每個產業、每個企業都要朝著這個方向堅定往前走”“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是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中之重”。當前,世界正經歷前所未有之大變局,產業變革潮流勢不可擋,能源轉型不斷加速,市場競爭日益加劇,石油化工行業發展面臨的挑戰前所未有;同時,黨的二十大對強國建設、民族復興作出戰略部署,我國正處于由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邁進、全面推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歷史時期,石油化工行業發展面臨的機遇也前所未有。面對世界之變、時代之變、形勢之變,如何看待當前我國石油化工行業,如何推進行業高質量發展,如何為全行業提供更好服務,下面我談3點看法和想法。
第一,我國石油化工行業經過70多年的發展,具備了邁向高質量發展的基礎條件。
我國石油化工行業是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新中國成立初期,油氣產量僅12.1萬噸和1117萬方,原油加工量11.6萬噸,汽煤柴油3.5萬噸,潤滑油脂不到40噸。在黨中央的正確領導下,經過幾代人的共同努力,已從石化小國躋身石化大國行列。新冠肺炎疫情暴發3年來,面對錯綜復雜的國際形勢、國內疫情延宕反復給行業發展帶來的巨大挑戰,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英明領導下,石油化工行業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定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構建新發展格局,堅決推進高質量發展,行業發展取得了歷史性變化。
一是行業經濟發展總量邁上了新臺階。2022年,我國石油化工行業規模以上企業28760家,全行業實現營業收入16.56萬億元、同比增長14.4%,再創歷史新高。實現利潤總額1.13萬億元,連續兩年保持在萬億元以上。特別是,原油一次加工能力達到9.18億噸/年,乙烯生產能力達到4675萬噸/年,首次超過美國,標志著我國石化強國建設邁上了一個新臺階。
二是在能源保障能力上彰顯了新擔當。2022年,全國原油產量6年來重回2億噸,達到2.05億噸、同比增長2.9%;天然氣產量2178億方、增長6.4%,實現連續6年增長百億方以上。中國石油、中國石化、中國海油等能源化工骨干企業堅決扛起能源保供和能源革命的歷史責任,中國石油的油氣產量再創歷史新高;中國石化加快綠色低碳發展,建成加氫站98座,成為全球加氫站最多的公司,建成我國首個百萬噸級CCUS項目;中國海油圍繞光伏發電、海上風電多點布局,亮點紛呈。所有能源企業圍繞“端牢能源飯碗”,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使我國能源安全供應保障的能力更強、底氣更足。
三是在產業結構調整上展現了新作為。2022年,我國化工新材料產能超過4500萬噸,產量超過3100萬噸,產值首次超過1萬億元,近5年平均增速超過20%。在工信部公布的共七批制造業單項冠軍示范企業中,河北誠信集團有限公司等82家石油和化工企業入選。農藥、染料、涂料等傳統精細化工產業穩居世界第一,新型電子化學品、高性能纖維材料、高端助劑、新能源材料、醫用化學品、建筑用化學品等專用化學品產能快速增長。2022年,我國多晶硅、硅片、電池片和電池組件產量分別達到82.7萬噸、357GW、318GW和289GW,再創歷史新高,鋰電池正負極材料、電解液和隔膜產量全球占比超過70%。產業結構加快向高端化、精細化、專用化邁進。
四是為行業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新動力。全行業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研發投入強度不斷加大,行業企業研發投入占銷售收入比例平均提高到1.29%,一批高技術行業企業達到6%以上,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相結合的創新體系進一步完善。在新能源、高端聚烯烴、特種工程塑料、高效分離膜、生物化工等多個領域實現了關鍵技術及核心裝備的突破。山東東岳集團有限公司等48家石油和化工企業獲得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認定,多氟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等34家石油和化工企業獲得國家技術創新示范企業認定。科技創新成為助推行業發展的強大動力。
五是建設現代產業體系呈現了新格局。石化產品全生命周期的綠色標準體系正在加快建立,部分企業已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到2022年底,已有1141家企業完成“退城入園”,行業安全環保面貌發生深刻變化。以自立自強的技術創新為根本動力、以綠色低碳本質安全為基本底色、以滿足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和人民群眾更高品質生活需求為新任務、立足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正在加快構建,中國式石化產業現代化正在展現無比光明的前景。
總體上,在實現我國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的過程中,石油化工行業作出了歷史性貢獻,發揮了歷史性作用。我相信,在實現我國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進程中,石油化工行業必將作出新的更大貢獻,體現無愧于新時代的責任擔當。
第二,高質量發展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把準內涵、統籌推進、全面落實。
“高質量發展”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根據新時代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新特征提出的“中國理念”。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高質量發展不只是一個經濟要求,而是對經濟社會發展方方面面的總要求;不只是對經濟發達地區的要求,而是所有地區發展都必須貫徹的要求;不是一時一事的要求,而是必須長期堅持的要求”。這“三個要求”,為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方向,要求我們必須把高質量發展理念落實到公司生產經營、創新發展、改革管理等各環節、各方面。
縱向上看,我國石油化工行業發展取得了歷史性突破,這是值得無比自豪的;但從橫向上看,我們與國際先進企業相比,在生產效率、經營質量、科技水平等方面,還存一定的差距和不足,需要以高質量發展為牽引,全力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我認為,至少應把握好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牢牢把握大力提質增效升級這個根本任務。積極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大力淘汰落后產能,積極發展先進產能,著力培育新興產業,加快“兩化”深度融合,全面提升產品供給質量,穩步提高產業發展水平,不斷增強國際競爭能力,加快邁向全球產業鏈和價值鏈中高端,推動質量變革。
二是牢牢把握加快轉變發展方式這個根本要求。堅決摒棄粗放式發展,實現集約式發展和煉化一體化發展,推進智能發展、循環發展和綠色發展,進一步提高資源配置效率、降低生產成本,不斷提升投資收益率、全要素勞動生產率,推動效率變革。
三是牢牢把握增強科技創新能力這個根本動力。充分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全方位開展合作,加強科技人才隊伍建設,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加快突破一批影響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核心技術和“卡脖子”技術,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培育產業發展新動能,支撐引領產業高質量發展,推動動力變革。
四是牢牢把握提高有效供給能力這個根本抓手。適應消費結構升級需求,加快產品結構調整,多產高效清潔油品、高性能合成材料和高端專用化學品,提高有效供給能力,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建設科技強國、海洋強國、交通強國、質量強國、航天強國、網絡強國、健康中國、數字中國等奠定堅實的物質基礎。
第三,石化聯合會將全力搭平臺、建機制、促合作,共同答好石油化工行業高質量發展答卷。
藍圖已經繪就,號角已經吹響。當前最重要的任務,就是擼起袖子加油干,把黨中央決策部署結合行業實際貫徹落實、付諸行動、見到實效。作為石化聯合會,我們將全力做好服務工作,著力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
一是著力營造良好發展環境。統籌好行業運行的“穩”和“進”,既是提升產業基礎能力和產業鏈水平的必然要求,也是增強我國石化產業鏈抗沖擊能力的重要支撐。全行業要穩信心、穩預期、穩供給、穩需求,在推進行業高質量發展上大膽求新求進。石化聯合會將認真貫徹黨中央關于大興調查研究之風的決策部署,聚焦消費市場不振、投資信心不足、轉型發展困難等企業急難愁盼問題,深入了解行業運行中的難點、堵點、卡點,及時向政府部門反映企業意見訴求,加強行業關鍵重大問題研究,為共同營造穩定可預期的政策環境提供支撐。
二是著力加強產業鏈協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產業鏈、供應鏈在關鍵時刻不能掉鏈子,這是大國經濟必須具備的重要特征”。全行業要針對后疫情時代世界石化產業鏈、供應鏈的變革調整,緊緊抓住“雙循環”發展戰略機遇,通過“穩鏈、補鏈、強鏈、延鏈”,深化全產業鏈上下游協同合作,強化石油化工產品保障能力,實現更高水平、更高質量的供需動態平衡,重塑石化產業“雙循環”格局,培育石化產業高質量發展新優勢。石化聯合會將聯合各代管專業協會、企事業單位,大力推動上下游行業緊密對接、合作,幫助企業加強專業化服務體系建設,支持企業開拓發掘新的市場需求,努力為下游用戶提供高質量解決方案,協力促進市場需求增長。
三是著力提升行業創新能力。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必須“鞏固優勢產業領先地位,在關系安全發展的領域加快補齊短板”。石化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必須堅持需求導向、問題導向,盡快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實現依靠創新驅動的內涵型增長。石化聯合會將進一步協助政府、支持企業,聚焦新能源、化工新材料、高端專用化學品、節能減碳、綠色制造、數字工程等重點領域,突破一批關鍵共性技術,支撐行業高端綠色發展;推廣一批先進的工藝技術和裝備,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合力攻克一批顛覆性、制高點技術,提高產業的核心競爭能力,不斷提升全產業鏈發展水平。尤其是,緊緊圍繞航空航天、大飛機、高鐵、汽車輕量化、電子信息等重大工程需求和人民生命健康、消費升級需要,加快發展高端聚烯烴、特種工程塑料、高端膜材料等化工新材料和高端精細化學品,開創技術創新、結構優化、安全高效的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四是著力擴大對外交流開放。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不論國際形勢發生什么變化,中國都將高舉改革開放的旗幟。全行業要緊緊抓住抓好重要戰略機遇期,立足大循環、面向雙循環,在擴大國內市場的基礎上,促進更高水平國際循環。石化聯合會將深入貫徹黨中央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時代要求,支持、服務國內企業深度參與全球產業鏈分工、合作,協助政府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進一步發揮我國石化大國的規模優勢,全力推動、開拓“一帶一路”產能合作。支持、服務國外企業來華開展各種務實合作,推動構筑互利共贏的國際石化產業鏈供應鏈,在開放合作中尋求最大公約數,讓世界石化產業更好造福世界人民,共促世界經濟繁榮穩定。
五是著力打造世界一流企業。世界一流企業不僅是一個國家最亮的經濟“名片”,更是衡量一國經濟實力強弱的重要指標。習近平總書記要求,“加快建設一批產品卓越、品牌卓著、創新領先、治理現代的世界一流企業,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程中實現更大發展、發揮更大作用”。總書記反復強調始終堅持“兩個毫不動搖”,讓國企敢干、民企敢闖、外企敢投。這些充分釋放了黨中央高度重視發揮企業和企業家創新精神的堅定立場、政策信號。石化聯合會作為企業和企業家的家里人、娘家人,將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兩個毫不動搖”的重要指示精神,對不同所有制企業一視同仁,不分大小、不分國際國內,始終以“店小二”的熱情、以娘家人的感情,傾情傾力做好服務,深入了解各類企業創新發展中的熱點、痛點、難點,積極協助政府出臺減稅降費、降低成本、保護知識產權、外資準入等針對性強、務實管用、具有更高“含金量”的產業政策,不斷提高服務能力水平。我們真誠地希望與石油化工所有企業和企業家一道,加快建立行業公共服務體系,形成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國際國內合作共贏的現代石化產業體系,推動打造一批世界一流企業,加快提升行業高質量發展水平。
時代催人奮進,責任重于泰山。希望我們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主動識變、應變、求變,堅定信心、踔厲奮發、勇毅前行,以行業企業高質量發展助力強國建設、民族復興。
最后,預祝本次大會取得圓滿成功!祝各位代表、各位企業家、各位朋友身體健康、工作順利、事業發達!
謝謝大家!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