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31日,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在海南儋州洋浦召開的中國化工園區可持續發展大會。
據石化聯合會園區委最新統計,截至目前,全國共有石化基地和化工園區643家。其中,經各省區市認定過的有593家,產值在500億元以上的有53家,入園企業實現收入占石化全行業總收入的50%以上。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傅向升發言指出,要開啟化工園區可持續發展新征程,必須在高質量發展、創新驅動發展、綠色低碳發展、智慧化發展、集群化發展5個方面重點發力。化工園區可持續發展既成效明顯又存在短板。發展成效主要體現在3個方面。一是綠色化工園區和智慧化工園區的創建和試點示范都成效顯著。“十三五”以來,已有22家園區列入“綠色化工園區名錄”、26家園區列入“智慧化工園區名錄”。二是化工園區的標準化規范化建設持續推進。《化工園區綜合評價導則》《化工園區開發建設導則》等一批國標、行標和團體標準相繼發布實施。三是園區化基地化水平持續提升。目前東部沿海已形成七大石化基地,西北地區也已建設了現代煤化工產業園區。
化工園區可持續發展在取得成效的同時,短板也非常明顯。比如園區布局以及園區間的差異化尚需優化,園區內產品鏈的補鏈強鏈以及產業鏈協同仍應強化,區域協同布局培育現代石化產業集群的力度也需加大。
化工新材料是化工園區推進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產業方向。中國工程院院士、中石化股份公司原總裁王基銘指出,我國新材料產業快速發展,但中低端產能過剩與高端產品及關鍵材料保障不足并存,特別是高品質、高端、高附加值的產品供給能力不足,大量依賴進口,化工園區應重點關注這類新材料。
對于“雙碳”背景下化工園區的可持續發展,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石油大學教授徐春明認為,以煤化工、石油化工為主的化工園區降碳思路重點在轉型升級,如減油增特、減油增化等。
石化聯合會園區委秘書長楊挺在《化工園區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路徑》報告中指出,制約我國石化產業發展的主要瓶頸是高端石化產品結構性短缺、自主創新能力不足、綠色低碳安全環保壓力加大、產業布局有待調整和優化等。因此,化工園區可持續發展應在園區總體優化、基礎設施優化、企業減排優化、智慧化平臺優化、發展低碳化產品、開發與驗證降碳技術等方面多下功夫。同時,還應在建立“雙碳”標準、規劃與構建低碳化工園區、構建零碳排放的化工園區產業體系等方面做好文章。
會上,石化聯合會園區委發布了《2022年智慧化工園區適用技術目錄》和《2022年綠色化工園區適用技術目錄》。會議期間還舉行了化工園區低碳與新能源發展、化工園區責任關懷、化工園區水環境管理、“雙碳”目標下的化工園區及化工企業VOCs治理與綜合管控等系列論壇。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