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基橡膠(IIR)是一種以異丁烯和少量異戊二烯為原料,通過聚合反應得到的通用合成橡膠。丁基橡膠具有優良的氣密性和良好的耐熱、抗老化、耐臭氧、耐溶劑、電絕緣、減震及低吸水等性能,目前主要應用于輪胎行業。
丁基橡膠按化學組成的不同,可分為普通丁基橡膠(IIR)和鹵化丁基橡膠(HIIR)。鹵化丁基橡膠改善了普通丁基橡膠硫化速度慢、與其他品種的橡膠相容性差的缺點,在很多應用領域逐漸替代普通丁基橡膠的使用,成為高性能、高附加值的合成橡膠產品的代表。
1. 我國丁基橡膠市場供需情況及發展趨勢
01 發展歷程
1999年,中石化燕山石化引進意大利PRESSINDUSTRIA公司技術,建成國內首套普通丁基橡膠生產裝置,實現了丁基橡膠的國產化。2010年,在消化吸收國外技術的基礎上,燕山石化在采用自主研究開發的技術建成了我國第一套HIIR生產裝置。
此后,浙江信匯新材料與清華大學合作,在消化部分國外關鍵技術的基礎上進行系統集成和再創新,形成了一套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工業化生產技術,并于2010年和2012年先后建成了IIR和HIIR生產裝置。2020年全資子公司盤錦信匯工廠順利投產,目前浙江信匯新材料年綜合產能達到了20萬噸/年。
2015年臺塑寧波公司和京博中聚同時引進了意大利Conser公司的技術,分別建成了5.0萬噸/年的IIR生產裝置和5.0萬噸/年的IIR/HIIR生產裝置。2021年,京博中聚通過工藝優化,建成了二期7.0萬噸/年的IIR/HIIR生產裝置。
02 市場供需情況
截至2022年底,我國丁基橡膠的總有效產能達到36.5萬噸/年(燕山石化和臺塑寧波的兩套裝置共計14萬噸/年產能,由于技術相對落后、產品市場認可度低的原因長期停產,如果這兩套裝置正常運行,總產能可達到50.5萬噸/年)。其中34.5萬噸/年產能可用于生產鹵化丁基橡膠。浙江信匯新材料是國內最大的丁基橡膠生產企業,其丁基橡膠產能占全國總產能的40%左右。
2018-2022年,我國丁基橡膠產量以15%的復合年均增長率保持快速增長,2022年總產量達到27.8萬噸。未來短期內,在沒有新裝置建成投產的情況下,預計我國丁基橡膠的產量將基本保持穩定。
我國的丁基橡膠需求量較大,2018-2022年我國丁基橡膠表觀消費量的年均復合增長率高達5.6%,2022年表觀消費量達49.14萬噸。
03 進出口情況
2018-2020年我國丁基橡膠下游需求逐年遞增,但國內丁基橡膠產量增速不及市場需求增速,因此進口量一直保持較高水平。
2022年俄烏沖突導致俄羅斯丁基橡膠的出口受到歐美限制,低價產品轉而流入我國市場。2022年我國丁基橡膠進口總量高達29.27萬噸,為近5年高值,相較于2021年增長34.38%。
出口方面,我國丁基橡膠出口規模在過去5年快速增長,2022年出口總量達到7.93萬噸,同比增長110.34%,達到歷史新高。造成出口量增長的因素有兩方面:一方面,我國丁基橡膠的產能利用率提高,新增產能釋放,再加上俄羅斯低價貨源的流入,國內市場競爭愈加激烈,出口成為廠家緩解出貨壓力的主要途徑之一;另一方面,人民幣的貶值使得國產丁基橡膠企業在國際市場上具有了更高的價格競爭優勢,促進國產丁基橡膠的出口。
2. 受下游輪胎行業消費驅動丁基橡膠市場規模持續增長
我國丁基橡膠的下游消費領域主要集中在輪胎行業,2022年輪胎產業消費量約占我國丁基橡膠總消費量的88%。丁基橡膠在輪胎產業中主要應用于無內胎子午胎的氣密層和成型工序使用的硫化膠囊模具的制造。因此子午胎產量及子午化率的增長是驅動丁基橡膠市場規模增長的主要動力。
子午胎與斜交胎相比具有使用壽命長,滾動阻力小,承載能力好等明顯優勢,因此逐漸取代斜交胎成為主流產品。目前輪胎的子午化率(子午線輪胎在輪胎總產量中的占比)已達到94%以上,還有一定的提高空間。
隨著我國輪胎產業的發展和子午化率的進一步提高,我國丁基橡膠的消費量整體仍將呈現增長的態勢。
綜上所述,我國丁基橡膠的市場需求仍有增長空間。雖然我國丁基橡膠的總產能已經達到一定規模,但總有效產能有限,目前國內產量還不能完全滿足國內需求,每年仍需要大量進口。
國產丁基橡膠目前存在生產成本較高的問題,在國內市場競爭中成本端不具備優勢。我國企業應當通過提高研發投入,升級產線工藝,進而改良產品質量、降低生產成本,從而提高產品競爭力和產能利用率。同時應當積極開發國際市場,適度擴大產品出口,從而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不斷增強企業競爭力。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