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末年初之際,德國化工業的從業人員卻憂心忡忡。在2022年,德國化工業遭遇了高能源價格帶來的強烈沖擊。進入2023年,由于俄烏沖突仍未結束,能源和原材料成本的巨大壓力仍然難以消弭。在近日德國化學工業協會(VCI)舉辦的年度新聞發布會上,VCI主席施樂文表示,對德國化工業來說,2022年是黑暗的一年,2023年的前景依然黯淡。
2022年堪稱黑暗
從2022年整個德國經濟部門的表現看,化工業并非最痛苦的行業。整年里,德國化工業被能源和原材料的高成本直擊,卻又多少在通脹中受益。VCI統計,2022年,德國化學品價格比2021年上漲了22%。
然而,2022年下半年,由于油氣和電力價格的暴漲,德國化工業成本的上漲比銷售價格的上漲更為劇烈,由此導致大約80%的VCI會員企業全年利潤下降,1/4的公司虧損,中小企業受到的影響尤其大。同時,經濟衰退造成了下游訂單的削減。VCI表示,2022年11月,其2/3的會員企業因訂單不足而遭受損失,超過25%的企業認為他們的商業活動受到了嚴重影響。2022年的最后幾個月,德國化學及制藥行業的營業額一直在下降。VCI表示,在化學品價格上漲22%的同時,2022年全年銷售額預計將達2665億歐元,比2021年高出17.5%。
能源短缺還帶來了供應問題。為了避免重大損失并節約能源,40%的德國企業已經削減了產量,并將部分生產轉移到國外。此外,由于能源危機,1/5的公司不得不拒絕訂單。VCI表示,大約50%的會員企業在2022年11月報告了供應問題,顏料、碳纖維和玻璃纖維、鹽酸、燒堿、工業二氧化碳等行業都出現短缺。
分行業看,石化產品受到的沖擊尤其嚴重,2022年的總產量下降15.5%。無機基礎化學品、聚合物和特種化學品制造商減產近10%。與消費者密切相關的肥皂、洗滌劑和清潔劑下降了1.5%。只有制藥行業有所改善,產量增長了3%。
2023年或沒有改善
目前,由于帶來高度不確定性的因素持續存在,VCI已預計,德國化工業在2023年的情況不會有所改善。VCI預計,2023年整個行業的產量將進一步大幅下降,銷售大概率也會出現負增長。施樂文表示:“整個行業的盈利狀況在過去一年中迅速惡化,2023年德國工業生產的下滑將進一步加速,進口壓力將繼續增加。”
VCI稱,由于德國工業衰退,德國國內業務將大幅下降,但該機構無法給出任何定量預測。施樂文表示:“2023年的形勢仍非常嚴峻。能源以及原材料等價格上漲,將使德國化工業舉步維艱。”
德國經濟研究機構Ifo也表示,盡管有證據表明,2022年冬天德國經濟的衰退可能比此前預期的要溫和,但預計當年第四季度的經濟數據仍將出現下降,并影響2023年的經濟走勢。Ifo表示,預計德國2023年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將下滑0.1%,而此前的預測為下滑0.3%;2023年的平均通脹率預計為6.4%,而2022年為7.8%。
關注能源價格剎車機制
施樂文表示,德國聯邦政府未能確保此前宣布的能源價格剎車機制在歐盟層面生效,讓德國化工業倍感失望。
施樂文表示:“即將正式啟動的電力和天然氣價格的剎車機制與天然氣委員會的建議大相徑庭,可能不會給我們的公司紓困帶來什么作用,尤其是中小化工企業。”
施樂文提到的歐盟能源價格剎車機制,是歐盟于2022年12月19日通過的決議。根據歐盟理事會當日發布的公告,如果被視為歐洲天然氣基準價格的荷蘭所有權轉讓中心(TTF)天然氣期貨價格連續3個工作日超過每兆瓦時180歐元,且在這3個工作日TTF天然氣價格高出液化天然氣市場參考價35歐元,將自動觸發價格干預,屆時高出液化天然氣市場參考價35歐元的天然氣期貨交易將不被接受。2022年11月,該機制剛被提出時,歐盟提出的價格上限是每兆瓦時275歐元。同時,條例還引入對條例本身的剎車機制,即如果危及天然氣供應安全、引發金融市場動蕩、波及已有合約、擾亂內部市場等,歐盟委員會可隨時叫停價格干預。不過,VCI擔憂,該機制中沒有對中小化工企業的扶持措施,將加劇這些企業的困境。
近期,由于歐洲遭遇暖冬,造成天然氣庫存居高不下,歐洲天然氣價格再次暴跌。但是,德國化工業仍然擔心,德國和歐洲能源政策和轉型仍有不確定性,歐洲能源危機或無法迅速結束。德國政界人士預計,未來高能源價格將成為新常態。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