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政府工作報告石油和化工行業看點如下:
在增強科技創新引領作用,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方面石化行業做了什么
石化產業是技術密集型產業,科技的先導與支撐作用在石化領域尤為突出。近年來,石化人在推動全行業由大到強邁進的道路上,突破了一項又一項科技關卡,打破了一個又一個“卡脖子”難題。以長期制約我國高端材料發展的己二腈生產技術為例,這曾是我國少數幾個被“卡脖子”的關鍵原材料技術。在國外技術封鎖、可參考資料幾乎為零的情況下,我國成功開發出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丁二烯直接氫氰化法合成己二腈技術,補上了我國關鍵技術的一個短板,開創了我國化工新材料又一新發展高地!
在推動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推動外資標志性項目落地建設方面石化行業做了什么
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世界經濟復蘇動力不足等態勢,中國正在不斷以自身新發展為世界提供新機遇,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具體到石化行業,無論是巴斯夫宣布對華投資100億歐元建設其湛江一體化基地項目,還是埃克森美孚總投資超100億美元的惠州乙烯項目,或是總投資超420億元的中沙古雷乙烯項目,這些國際一流跨國公司在華的大手筆投資,傳遞出的是國際社會對中國市場的信心,對中國經濟未來的信心,以及對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壯闊前景的信心。
在深入推進環境污染防治,堅持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石化行業做了什么
石化行業是污染防治的重點行業之一。為推動污染防治,石化行業從上到下一條心,將綠色發展銘記于心,在污染防治方面取得了良好成績。以石化行業的重要細分產業——染顏料制造業為例,該行業屬“三廢”排放重點產業之一,“三廢”中尤其是廢水的排放量較大。記者到染料大省浙江省走訪的時候了解到,以龍盛、閏土等企業為代表的大型染料企業在污水治理方面大舉投入,通過科技創新、裝備升級等方式,實現了污染近零排放乃至零排放。
在科學有序推進碳達峰碳中和、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和技術研發方面石化行業做了什么
立足以煤為主的基本國情,實現煤炭的清潔高效低碳利用,對我國走綠色發展之路意義重大,對于保障能源安全同樣使命重大。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兩次視察國家能源集團煤化工企業。2021年9月1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榆林化工強調,煤炭作為我國主體能源,要按照綠色低碳的發展方向,對標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任務,立足國情、控制總量、兜住底線,有序減量替代,推進煤炭消費轉型升級。煤化工產業潛力巨大、大有前途,要提高煤炭作為化工原料的綜合利用效能,促進煤化工產業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發展,把加強科技創新作為最緊迫任務,加快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積極發展煤基特種燃料、煤基生物可降解材料等。國家能源集團煤化工產業發展是我國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的一個縮影。黨的十八大以來 ,我國現代煤化工產業實現快速發展。截至“十三五”末,我國已建成8套煤制油、4套煤制天然氣、32套煤(甲醇)制烯烴、24套煤制乙二醇示范及產業化推廣項目。逐步形成了寧東能源化工基地、鄂爾多斯能源化工基地、榆林國家級能源化工基地等多個現代煤化工產業集聚區,部分化工基地已實現與石化、電力等產業多聯產發展,產業園區化、基地化發展的優勢初顯。
在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發展循環經濟,持續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方面石化行業做了什么
生態環境保護始終是石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議題。在長江沿岸,曾經坐落著許多化工廠。為保衛長江母親河,推動沿江化工產業持續轉型升級,石化企業大舉“關改搬轉”。以湖北省為例,從2013年起,湖北“關改搬轉”沿江化工企業443家,沿江1千米內實現“清零”。取締各類碼頭1810個,騰退長江岸線149.8千米。面對生態環境保護這個永恒的議題,石化全行業正不遺余力地加快綠色轉型升級,實現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和諧統一。
在把制造業作為發展實體經濟的重點、淘汰落后產能,促進傳統產業改造升級方面石化行業做了什么
中國經濟是靠實體經濟起家的,經濟發展任何時候都不能脫實向虛。作為實體經濟當中非常重要的一環,石化行業將工作和發展的重心放在抓好產業轉型升級、形成具有持續競爭力和支撐力的產業發展體系上。在此過程中,涌現出一批優秀的標桿企業。以習近平總書記曾視察過的中石油遼陽石化為例,近年來遼化人牢記總書記殷殷囑托,憑借“只要骨頭不散架,就要拼命建遼化”的創業精神和堅強決心,不斷推動“減油增化”,發展壯大為千萬噸級煉化一體化企業,成為我國石化行業推進產業升級工作的一個美麗縮影。
在堅持精準扶貧、發展鄉村特色產業、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方面石化行業做了什么
石化央企和大型石化企業是我國脫貧攻堅戰役中,當之無愧的“頂梁柱”。全國脫貧看甘肅,甘肅脫貧看東鄉。在東鄉族自治縣的定點扶貧工作當中,中國石化積極作為、奮勇攻堅,結合當地扶貧規劃,充分發揮企業優勢,累計投入幫扶資金4.5億元,幫助2815戶15523名貧困群眾實現脫貧。修建578公里供水管道,徹底解決當地吃水難題。據了解,在脫貧攻堅方面,中國石化累計投入及引進幫扶資金超24億元,每年派出2000名扶貧干部,幫扶的8個縣、750個村全部實現脫貧,惠及近300萬貧困人口。
在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方面石化行業做了什么
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一場硬仗。在石化行業,一些細分產業存在產能過剩的情況。以煉油行業為例,煉化企業與地方政府攜手,以壯士斷腕的決心推進煉油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比如地煉大省山東,于去年底宣布該省地煉產能壓減整合行動收官。官方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11月底,山東省10家地煉企業已拆除煉油裝置,退出煉油產能2696萬噸。這些退出的產能將按照不低于1∶1.3置換的比例,共置換新產能2000萬噸,實現山東地煉行業“舊貌換新顏”,產業集中度將大舉提升。
在堅持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方面石化行業做了什么
我國擁有最完備的工業體系和完整的產業鏈,被認為是“全世界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這樣完整的工業體系是國民經濟強有力的支撐,對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意義重大。我國的消費市場潛力巨大,主要石化產品的市場消費量更加驚人。可以說,像中國這樣的消費市場在世界其他地方是找不到的。這是我國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的新發展格局的底氣所在。近年來,我國石化產業和很多石化企業“走出去”和“引進來”,全方位交流與合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以云南省大型化工企業云天化為例,作為產業鏈、供應鏈已覆蓋國內國際兩大市場的綜合性綠色產業集團,云天化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取得良好成效。
在深化國資國企改革、提高國企核心競爭力、鼓勵支持民營經濟和民營企業發展壯大方面石化行業做了什么
企業是行業發展的基石,企業強則行業強。近年來,石化企業積極修煉內功、強身健體,不斷壯大企業核心實力,利用自身優勢持續為石化行業發展注入穩定的新動力。以煤化工企業華魯恒升為例,從成立初大力發展煤化工,到如今以潔凈煤氣化技術引領行業發展,華魯恒升在多年的攀登中,發展壯大為我國煤化工行業的龍頭企業,并打造了大氮肥、碳一、碳基合成三大平臺,形成了“一頭多線”柔性多聯產的格局,成為了高端化工企業的代名詞。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