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由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主辦的2023環境企業家媒體見面會在京舉行。會上,業內專家指出,當前石油和化學工業仍是工業環境治理業態的“重災區”,實現石化工業的污染治理和資源節約需“雙管齊下”,既通過細分領域技術創新突破污染物治理問題,又在宏觀層面整合產業要素,聯合上下游工藝實現綠色內循環。
“當前市政領域環境治理已逐步實現專業化、標準化,但在工業污染治理、農村環境治理方面,市場空間尚未充分打開,同時面臨巨大的發展機遇和挑戰,仍需重點關注。”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會長、清新環境總裁李其林指出,石化等工業污染治理的難點主要表現在三方面,一是工業門類繁雜,集中度低;二是生產本身存在周期性和波動性,污染治理難以保障與前后端工藝連接的穩定性;三是成本和效益難以找到平衡,業主的投資意愿和投資能力不穩定。因此,石化行業等工業的污染治理適合培育“小而美”的專業公司,通過某一細分領域的技術創新,挖掘行業內例如礦渣等廢棄物的“金山”, 實現效益和成本的平衡。
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常務會長、威立雅中國區高級副總裁、董事總經理黃曉軍表示,實現石化工業環境治理,不僅要有綠色技術、綠色服務,環境治理的過程及產業鏈本身也要是綠色、低碳的。
“以污水治理為例,如何打通石化產品生產過程中高鹽高酸廢水處理、再生水循環利用、循環水熱值利用、污泥利用等不同工業水處理流程的節點,實現‘水中和’,是石化工業污染治理行業需要思考的重要問題。”黃曉軍認為,在“雙碳”的時代背景下,環境行業應當重點關注石化等工業產業鏈延伸出的資源,不僅需要“練內功”,創新技術、降低污染治理成本,還要“結外盟”,使工藝上下游聯合互為支撐,在工業污染治理整體層面上形成綠色內循環,從而減少石化生產過程中對資源的索取。
此外,伴隨化工企業“退城入園”,以及央企國企帶動的行政區域和行業市場整合浪潮,圍繞“一企、一園、一城”的綜合環境治理需求愈加凸顯。李其林建議,未來環境產業應當整合技術、資金、人才、管理、市場等要素,發揮龍頭企業、科技企業、運營企業、金融企業各自作用,實現多元協同合作,既滿足區域環境質量和工業清潔生產的更高需求,又推動環境產業高質量升級發展,打造全產業鏈、全場景的行業生態。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