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曾讓全球化工業飽受困擾的供應鏈問題有所緩解。新年伊始,全球海運價格延續跌勢,貨物積壓問題有所緩解。在歐洲,隨著能源供應鏈,尤其是海上能源供應鏈的重建,能源危機也有所緩解。供應鏈問題的緩解讓歐洲化工業得到了一些喘息的機會。但歐洲從業者又開始擔憂,更順暢的物流可能導致化工業上下游的市場基本面進一步不穩定,對歐洲化工業未必是好現象。此外,隨著歐盟加強對俄制裁,化工業關鍵原料石腦油的價格走勢并不確定。
供應鏈問題緩解或加劇外部沖擊
在歐洲化工從業者看來,供應鏈問題緩解在短期內對當地企業可以起到一定的幫助作用,但最終可能會擾亂物流,尤其是終端需求遭遇抑制的當下。歐洲化學品分銷商協會(FECC)總干事多蘿西·阿恩斯表示:“與幾個月前的情況相比,我們看到供應中斷的情況有所緩解,但這未必是一個好跡象。通貨膨脹和能源價格暴漲導致需求下降,生活成本正在吞噬人們的收入,這是一個負面信號。”
對于各類化工原料和化工產品,供應鏈情況的變化影響并不相同。歐洲化工從業者擔心,如果供應鏈問題緩解,外部產品將會對歐洲市場造成沖擊。目前,多元醇和異氰酸酯市場的從業者已經開始擔憂亞洲產品對歐洲本地產品造成沖擊。此前,沒有足夠的集裝罐導致亞洲沒有足夠的運輸能力將貨物運輸到歐洲市場,減輕了其對歐洲本地市場的沖擊。在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市場,由于來自亞洲的運費下降,歐洲買家們更傾向于選擇運輸量較大的集裝箱運輸,而不是使用散貨船,從而增加了PET的進口量。這會加劇PET供應的過剩,壓制PET價格。
現階段,由于下游需求下降,歐洲制造商只會利用現有的原材料庫存,而不是以更高的價格獲得原材料。反過來,如果某些化學品的生產商遭遇外部競爭的沖擊,導致沒有能力向下游或終端市場轉移上漲的原材料成本,他們就會限制產量。這會導致歐洲市場某些產品嚴重依賴進口,進而導致化學品油輪費率增加,加劇企業成本問題。
物流問題將帶來新的復雜局面
不過,并非所有供應鏈因素都在向著改善的方向發展,它們給歐洲化工業帶來的局面比較復雜。
1月開始,埃及蘇伊士運河管理局已將大型郵輪和干散貨船的通行費上調10%,其余船舶通行費上調15%。這樣,經蘇伊士運河,自亞洲運向歐洲的貨物運費也將上漲。歐洲二氧化鈦行業人士表示,此舉將增加二氧化鈦的進口成本,會給歐洲當地生產商帶來定價優勢。此外,為了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國際海事組織(IMO)對船舶碳排放的規則進行了修訂,引入了船舶能效指數與碳排放強度指數認證要求。這將進一步挑戰航運企業,也對歐洲當地企業有利。除航運外,歐洲本地的物流問題也不容忽視,歐洲卡車司機的短缺仍然阻礙著物資的流動,但這給歐洲當地行業帶來的更多是不利影響。
此外,市場人士還表示,未來一段時間,歐元區的貿易流動有可能恢復到更為健康的狀態,雖然這并不意味著市場基本面恢復。不過,如果需求突然恢復,物流行業仍然會出現瓶頸。但持續的經濟壓力表明,歐洲化工行業極有可能在一段時間內保持疲軟。
對俄石油禁令引發石化原料結構性變化
除了化工產品和原料的供應鏈出現調整外,歐洲石化初級原料供應鏈也發生了重大變化。根據目前的計劃,歐盟計劃于2月5日開始對俄羅斯石油產品實施進口禁令。這將對歐洲石化產品及其原料市場造成結構性變化。
目前,歐洲的主要石化生產原料仍是石腦油。自去年8月以來,石腦油的蒸汽裂解爐和汽油調和需求疲軟,石腦油市場處于供過于求的狀態。國際能源署(IEA)在2022年12月發布的月度報告中表示,從2022年9月開始,歐洲石化原料的交付量“極其疲軟”,液化石油氣(LPG)和石腦油需求環比整體下降18萬桶/日,石腦油同比下降36萬桶/日。IEA表示,2022年,歐洲石腦油平均需求量自2005年以來首次降至100萬桶/日以下。
不過,2月5日以后,歐盟即將停止進口俄羅斯石腦油。市場人士認為,由于需要石腦油的貿易流需要重構,2023年的形勢可能會迅速變化。歐洲可能會與其他地區爭奪石腦油,并導致國際市場價格上漲。
目前,針對歐盟停止進口俄羅斯石腦油對市場的影響,市場預判有所分化。多數市場人士認為,由于2023年歐洲石化品需求可能減弱,會導致石化生產負荷率進一步降低,對石腦油市場影響負面。然而,市場也出現一些看漲的信號。IEA稱,2023年LPG和乙烷的需求量將增長2%,達到470萬桶/日。隨著防疫政策調整,中國市場表現樂觀,有助于石腦油價格提振。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