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沖突引爆能源危機
2022年2月24日,已持續8年的俄烏沖突驟然升級。隨后,西方國家開始對俄羅斯進行嚴厲制裁,導致全球立刻陷入多重危機之中。沖突升級伊始,即暴發了席卷全球的能源危機。其中,以歐洲的能源危機最為顯著。俄烏沖突升級前,歐洲能源嚴重依賴俄羅斯出口。2022年3月,在俄烏沖突、通貨膨脹等多重因素影響下,歐洲能源危機暴發,國際油價、歐洲天然氣價格、歐洲主要國家電力價格等多項重要能源商品價格指標飆升,并在當月上旬達到最高峰。
至今仍未解除的歐洲能源危機對歐洲能源安全造成巨大挑戰,嚴重干擾了歐洲的能源轉型進程,并對歐洲化工行業的發展造成巨大困擾。
國際油氣價格暴漲暴跌
俄烏沖突的直接后果之一就是2022年油氣市場猶如坐上了“過山車”,全年跌宕起伏,深刻影響了化工市場。
天然氣市場方面,2022年3月和9月,俄羅斯管道天然氣的“消失”迫使歐洲國家在全球瘋搶液化天然氣(LNG),日本、韓國等LNG進口大國也加快囤氣,LNG市場一時供不應求。但隨著歐洲天然氣儲備完成,加之歐洲遭遇暖冬,全球LNG價格和天然氣期現貨價格均在2022年12月暴跌。
石油市場方面,市場主體動作不斷。沙特阿拉伯引領的OPEC+減產聯盟,在2022年6月的減產例會上做出了兩年來首次額外增產的決定。但到2022年12月,OPEC+又選擇維持現有減產政策。同時,美國宣布釋放戰略石油儲備,并與其他經合組織成員達成釋放原油儲備的協議。國際油價在2022年3月初大幅攀升至2008年以來的高點,在2022年第二季度整體高位盤整之后企穩,到2022年6月中旬又迎來一波震蕩下跌,至2022年11月下旬整體跌至同年2月水平。
跨國石化企業退出俄羅斯市場
隨著俄烏沖突升級,西方大型石化公司不惜承受巨額損失,決定在銷售和生產層面撤出俄羅斯市場。
石油行業方面,行業遭受的損失總計達401.7億美元,其中英國石油公司的損失最大。其他企業,如殼牌撤出俄羅斯的損失在39億美元左右。
與此同時,化工行業的跨國企業也大舉退出俄羅斯市場。其中包括巴斯夫、陶氏、杜邦、索爾維、科萊恩等。
全球化肥危機愈演愈烈
隨著俄烏沖突升級造成天然氣價格飆升和供應短缺,以天然氣為原料的合成氨和氮肥價格也受到牽連。此外,由于俄羅斯和白俄羅斯是全球重要的鉀肥出口國,遭遇制裁后,全球鉀肥價格也居高不下。在俄烏沖突升級后不久,全球化肥危機也隨之到來。
俄烏沖突升級后,全球化肥價格普遍在2022年3月下旬到4月居高不下,之后隨著美國、加拿大等化肥生產國擴產,化肥危機才有所緩解。不過,直到現在,全球化肥危機仍未解除,歐洲多個化肥生產裝置仍處于關閉狀態。全球化肥危機嚴重干擾了歐洲、南亞、非洲和南美洲的正常農業生產,迫使有關國家不得不花費更高的成本籌措化肥,也間接助長了全球通貨膨脹。
塑料污染防治迎歷史一刻
當地時間2022年3月2日,在內羅畢舉行的第五屆聯合國環境大會續會上,來自175個國家的代表批準了一項歷史性決議《終止塑料污染決議(草案)》。這是國際社會首次就遏制日益嚴重的塑料問題達成一致。盡管該決議并未提出具體的塑料污染防治方案,但仍然是國際社會應對塑料污染問題的里程碑事件。
隨后,2022年11月28日,19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代表在埃斯特角城進行塑料污染治理第一次政府間談判,國際塑料污染防治提上日程。
石油企業實現創紀錄高利潤
由于國際油價暴漲,在已公布數據的2022年前三季度,全球石油企業再次賺得驚人利潤。
比如,埃克森美孚公司2022年第三季度實現創紀錄的利潤,凈收入達196.6億美元,是2021年同期營收的兩倍多。雪佛龍公司2022年第三季度實現利潤112.3億美元,接近上季度的創紀錄利潤水平。沙特阿美還在2022年成為全球市值最大公司。
大賺特賺的石油巨頭吸引著全世界的目光。尤其是在能源危機導致全球能源轉型遇阻的背景下,化石能源行業獲取暴利引發社會激烈爭論。多國正在醞釀對石油企業的暴利加征暴利稅。
跨國化企重磅加碼中國市場
2022年9月6日,巴斯夫在廣東湛江投資的巴斯夫(廣東)一體化基地舉行全面建設暨首套裝置投產儀式。巴斯夫(廣東)一體化基地一直備受矚目,首套裝置正式投產后,巴斯夫將增產6萬噸/年改性工程塑料,可以滿足客戶日益增長的需求,尤其在汽車和電子產品等行業領域。另一套生產熱塑性聚氨酯的裝置將于2023年投入運營。項目后續階段將擴建更多下游裝置。
2022年,在全球能源危機和通貨膨脹的大背景下,跨國化企在華動作不斷。除巴斯夫外,埃克森美孚、英威達、沙特阿美等跨國石化企業都在加大在華投資力度。在世界面臨動蕩與變局的時候,跨國化企紛紛表示,愿意成為中國的長期投資者,將朝著長遠的目標,在中國市場穩步發展。
歐洲化工行業現減停產潮
在2022年10月,歐洲油氣價格最高漲、供應最缺乏的時期,歐洲化工行業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經營困難。能源價格飆升提高了歐洲企業的生產成本,生產過程中也沒有足夠的能源,一些產品缺乏關鍵原材料,導致了歐洲化工巨頭普遍決定減產甚至停產。其中不乏陶氏、科思創、巴斯夫、朗盛這樣的國際化工巨頭。
比如,巴斯夫決定暫停生產合成氨,減少其路德維希港工廠的天然氣消耗。道達爾能源、科思創等企業則決定關停部分生產線。
各國政府調整能源戰略
2022年,全球遭遇供應鏈吃緊挑戰,零部件工廠產能中斷、海運貿易延誤、用能成本高企。這導致多國風電、光伏裝機不及預期。同時,受制于能源危機,多國開始尋求更可靠的緊急能源供應。在這種情況下,全球能源轉型遇阻。在歐洲,受制于能源危機和新能源成本問題,多國開始重新使用煤炭作為能源來源。
但與此同時,全球能源轉型仍在前進。國際能源署的報告顯示,隨著越來越多國家開始加速能源轉型,全球清潔能源產業進入一個快速發展期,2022年可再生能源發電量有望增長20%。2022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幅則有望從2021年的4%下降至1%。
全球首個碳關稅制度問世
2022年12月18日,歐洲議會和歐盟成員國達成一致,將全面改革歐盟碳市場,包括推出碳關稅。根據改革規劃,歐盟將從2026年正式起征碳關稅,2023年10月至2025年12月底進行試運行,屆時將強制對外國進口商征收碳排放成本。在化工行業,肥料將成為首個征收碳關稅的子行業。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