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聯合國緊急救濟協調員馬丁·格里菲斯在路透社組織的活動中表示,在聯合國和土耳其的斡旋下,作為黑海谷物運輸協議的組成部分,俄羅斯通過管道自陶里亞蒂經由烏克蘭敖德薩恢復出口氨的協議已“非常接近”達成。格里菲斯強調,這“幾乎比確保糧食出口更重要”。2月24日以來,俄羅斯向烏克蘭輸送氨的管道一直關閉,而這一管道的重新開啟將有助于保障全球化肥安全。
氨是全球重要的化肥原料。在俄烏沖突之前,俄羅斯是全球第二大氨出口國。數據顯示,2020年俄羅斯出口了價值10.2億美元的氨,而俄羅斯氨出口的最主要目的地就是烏克蘭,價值1.54億美元,隨后是愛沙尼亞、摩洛哥、土耳其和比利時。而在俄烏沖突升級后,這些出口渠道幾乎全部被切斷。對于全球氨市場來說,全球第二大氨出口國在市場中幾乎消失,必然造成氨的供應短缺和價格上漲。同時,氨又是天然氣的下游產品,在俄羅斯天然氣對歐出口受阻后,歐洲生產商普遍削減了合成氨生產,造成氨供應更加緊張。以美國CF工業為例,該公司2020年的氨產能為1600萬噸,而該公司預計,由于歐洲天然氣價格處于高位,該公司今年的氨產量不足1000萬噸。而氨又是化肥的上游產品,化肥又影響了糧食生產。因此,正如格里菲斯所言,氨在全球糧食安全中的重要性極高。
另外,氨與石油和天然氣不同,其生產有一定的技術門檻。目前,有望在歐洲油氣進口市場替代俄羅斯的中東國家,還沒有足以替代俄羅斯供應的氨生產能力。這讓急需化肥和糧食的中東和非洲國家,必須仰賴每一個氨進口來源,其中自然包括俄羅斯。聯合國已經表示,俄烏沖突加劇了全球糧食危機,已使約4700萬人陷入“嚴重饑餓”,正是遭受饑餓困擾的國家提出了對出口協議的需求。而協議的達成,將為這些遭受饑餓困擾的國家緩解糧食問題打上強心針。當然,要評估協議的最終效果需要時間。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