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計劃年內新增產能548萬噸/年,然而年初至今僅實現288萬噸/年。海南煉化二期(45萬噸/年)、京博石化一/二線(共60萬噸/年)、中化弘潤(45萬噸/年)等新裝置,由于存在諸多不確定性因素,導致投產時間不得不推退。截止目前,國內PP總產能達到3528萬噸/年,較去年同比增長8.89%。
2022年國內PP新投產裝置一覽
表 2023年國內PP有望投產項目
2023年將迎來史上最大“擴能潮”,多家巨頭進軍國內PP行業,或在原先的基礎上增大投入。據不完全統計,共有22套石化裝置投產,合計新增產能約1210萬噸,同比預擴能量猛增120%。從投產區域看,壓力主要集中在華東、華南地區;從原料來源看,傳統油制依然是最主要、最常見的一種來源方式,占預增產能的48.35%,其次是丙烷脫氫制占42.98%。盡管存在諸多的不確定性,部分裝置或不能按時落地,但體量增大已是個不爭的事實。
在產能過剩、優勝劣汰的現狀下,仍吸引一大波煉化廠在擴能路上前赴后繼。一方面:是為了豐富產業鏈產品,使其更具影響力及輻射面;另一方面,產業處于擴張和整合階段,部分老、舊、小裝置確實有淘汰需求,尤其是隨著煉化一體化項目的推廣,是改變傳統供應格局的必由之路!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