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關乎千家萬戶,及時舉報身邊的安全隱患,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風險,是你我共同的責任。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國務院安委會安全生產十五條措施中“重獎激勵安全生產隱患舉報”要求,引導推動全社會積極參與安全生產監督,我市積極暢通安全生產投訴舉報途徑,完善舉報獎勵辦法,調動全民參與治理安全隱患的積極性。
發現企業有重大事故隱患、違法生產經營建設的、瞞報或謊報事故的……經審查核實,會給予一定的獎勵!
四起安全生產舉報典型案例公布
案例一
2021年9月,南京市應急管理局接到群眾舉報,反映溧水區某企業非法存放危化品。按相關程序,南京市應急管理局隨即將舉報線索轉溧水區應急管理局核查處理。經查,該公司在其危險化學品經營許可證不具備儲存經營資質的情況下,違規存儲危化品,并銷售0.66噸甲醇給南京某公司。按有關法律法規規定,溧水區應急管理局責令該企業停止經營活動,沒收違法經營的危化品及違法所得,并罰款人民幣13.8萬元。
舉報人發現并舉報生產經營單位非法違法行為,推動及時消除事故隱患,南京市應急管理局按規定予以獎勵人民幣4.14萬元。
案例二
2022年9月,南京市應急管理局接到群眾舉報,反映江寧區某機械廠違規存放危化品。按相關程序,南京市應急管理局隨即對舉報內容予以核查。經查,該公司未將危險化學品儲存在專用倉庫內;未對承包商的安全生產工作進行統一協調、管理。按有關法律法規規定,南京市應急管理局責令該公司限期改正,罰款人民幣7.2萬元。
舉報人發現并舉報生產經營單位非法違法行為,推動及時消除事故隱患,南京市應急管理局按規定予以獎勵人民幣2000元。
案例三
2022年3月,南京市應急管理局接到群眾舉報,反映江寧區某金屬制品有限公司,特種作業人員未經培訓無證上崗。按相關程序,南京市應急管理局隨即對舉報內容予以核查。經查,該公司使用無證人員從事特種作業,主要負責人違章指揮未取得特種作業證員工上崗。按有關法律法規規定,南京市應急管理局責令該公司限期改正,罰款人民幣1.8萬元。
舉報人及時發現并舉報生產經營單位存在問題,為打擊安全生產非法違法行為作出貢獻,南京市應急管理局按規定予以獎勵人民幣2000元。
案例四
2022年4月3日,南京市應急管理局接到群眾舉報,反映棲霞區某物流園非法存放危化品。按相關程序,南京市應急管理局隨即對舉報內容予以核查。經查,該物流園內某物流公司違規存放合成樹脂等危險化學品。按有關法律法規規定,南京市應急管理局責令該公司限期改正,罰款人民幣5.6萬元。
舉報人發現并舉報生產經營單位非法違法行為,推動及時消除事故隱患,南京市應急管理局按規定予以獎勵人民幣2000元。
舉報須知
一、舉報受理范圍
以下行業領域:煤礦、金屬與非金屬礦山(含尾礦庫)、化工(含石油化工)、醫藥、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石油開采、冶金、有色、建材、機械、輕工、紡織、煙草、商貿等工礦商貿領域生產經營單位存在以下情形之一的:
1.涉嫌瞞報謊報生產安全事故的;
2.涉嫌存在重大事故隱患的;
3.涉嫌存在安全生產違法行為的。
二、其他安全生產舉報
根據應急管理部安全生產工作職責和《國務院安全生產委員會成員單位安全生產工作任務分工》(安委〔2020〕10號)明確應急管理部的任務,關于道路交通、建筑施工、城鎮燃氣、水上運輸(包含海上)、漁業船舶、民航、鐵路、民用爆炸物品、電力能源及污染防治等行業領域的安全生產問題,請向負有安全生產監管職責的相關部門舉報。
三、鼓勵實名舉報
實名舉報內容經核查屬實的,按照有關規定給予獎勵。
匿名舉報或未提供有效聯系方式的,核查屬實后將難以發放獎勵。
四、不予受理情形
1.同一舉報事項已經受理,舉報人再次舉報的;
2.無明確的舉報對象、舉報事項以及違法違規事實不清楚的;
3.向應急管理部門提出意見建議、政府信息公開申請、行政復議,以及人民法院、仲裁機構和其他行政管理部門或者社會調解機構已經受理或者處理的。
4.其他依法依規判定不予接收的。
五、權益保障
系統管理和舉報件受理人員將按照有關規定,對舉報人的個人信息及所提供的舉報資料予以保密。
舉報人對其提供舉報內容的真實性負責,不得捏造、歪曲事實,不得誣告、陷害他人,違反相關規定的將依法依規追究責任。
下一步,南京市應急管理局將持續發揮“12350”安全生產投訴舉報熱線作用,及時有效查辦群眾舉報事項,打擊各類安全生產違規違法行為,依法依規兌現舉報獎勵,引導全社會共同參與城市安全治理,積極構建安全生產社會共治格局。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