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池行業將多元化發展
- 發布日期:2022-11-28
日前在寧波舉行的2022中國國際石油化工大會電池材料發展國際論壇上,多位業內人士認為,激烈的市場競爭將推動電池技術快速發展,未來電池行業多種技術路線將長期共存,產業鏈一體化趨勢加速,行業呈現多元化發展態勢。
市場競爭推動技術革新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副會長李彬指出,當前電池領域技術變化更加快速、市場競爭愈發激烈。對于企業而言,科技創新越是前瞻,就越能在市場中獲得長久的競爭力。
“市場對電池設計提出了全新要求。以車用動力電池為例,其設計呈現四大趨勢,一是熱管理,電池既要有良好的散熱性,又要能在低溫下保持高儲存性能;二是高集成,動力電池需求趨勢是大模組、大容量設計;三是長續航,電池技術要向輕量化、固態化方向發展;四是可持續,采用生物基的原料降低碳足跡,以及減少揮發性物質使用,降低對環境的影響等?!碧帐匣瘜W(中國)投資有限公司聚氨酯事業部大中華區汽車業務銷售總監王德浩說。
成本是推動電池技術革新的另一個要素。宜賓天原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王政強表示,在鋰鹽價格持續走高的背景下,鈉離子電池技術迎來了快速發展。
相比鋰電池,鈉離子電池的能量密度雖然更低,但得益于其較低的成本和較高的安全優勢,將會廣泛應用于兩輪車、電動汽車和儲能領域,成為新能源領域的重要分支。
“從資本市場來看,電池產業未來將呈現研發驅動的高度規模經濟形式,企業將通過工藝領先和產業鏈垂直一體化構筑成本‘護城河’?!?國金證券新能源車行業首席分析師陳傳紅說。
行業將呈多元化發展
“未來電池行業將多元化發展,不同技術路線將在各自優勢領域長期共存?!闭劶半姵厥袌龅陌l展前景,羅蘭貝格全球合伙人孫彥寅認為,未來10年,磷酸鐵鋰與三元鋰電池仍是市場主流路線;半固態電池、鈉離子電池等技術有望在軍工、儲能領域實現商用;鋰硫電池、鋰空氣電池和全固態聚合物電池等新興技術仍存瓶頸,規模商業化較難實現。
在國內,隨著“雙碳”目標的提出,動力鋰電池市場爆發式增長,儲能鋰電池將打開萬億市場的大門。據統計,2021年中國儲能鋰電池出貨量48GWh,同比增長196%;動力鋰電池出貨量220GWh,同比增長175%。預計到2025年,中國儲能電池出貨量將達到300GWh以上,動力鋰電池出貨量將達到1000GWh以上,鋰電池總體出貨量有望達到1.5TW。
英美資源貿易(中國)有限公司貴金屬市場開發副總經理倪慧峰提出,國際氫能委員會曾預測,2050年氫能或將占全球能源供給的1/5,從長期能源轉型戰略的角度來看,未來動力電池領域將出現化學電池與氫燃料電池互補發展的情形。無論是從材料供應、能源安全,還是從經濟性方面考慮,兼顧多技術路線的解決方案都將強過依賴單一技術路線的解決方案,更能有效對沖低碳化轉型中可能出現的重大風險。
產業鏈一體化趨勢加速
電池產業的快速發展帶動了上下游產業的發展,尤其是占據電池成本較高的電極材料。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鋰業分會發布的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正極材料產量約111.17萬噸,同比增加約100.78%。受疫情反復、地緣政治沖突加劇等因素影響,2021年鋰電上游材料價格成倍增長。
“電池行業對鋰電池電芯和關鍵材料的高度依賴將帶來供應鏈風險。其中,鋰、鎳的供應和價格波動都存在較大風險,而單一國家壟斷式供應模式下的地緣政治風險將極大影響鈷和石墨的供應。”孫彥寅指出,總體來看,由于市場局勢復雜多變,無法精準預測電池原材料價格,相關企業都調高了對原材料長期價格的預估,紛紛向產業鏈上游投資,以確保原料供應的穩定性。
王政強表示,我國鋰電池產業發展所需的金屬礦產資源高度依賴進口,如鎳和鈷的進口依賴度長期都在80%以上,急需構建完整的產業鏈、超前的創新鏈、安全可靠的供應鏈生態體系。因此,當前電池產業一體化發展正在加速,產業鏈進入全面合作時代,龍頭企業紛紛從礦產開發到電池回收等產業鏈各個環節進行布局。
同時,眾多傳統化工企業也開始涉足電池產業,依托其具備的磷、鈦、氟等資源優勢,在鋰電材料產業鏈上共同延伸布局?!岸喾嘧?006年開始研制六氟磷酸鋰,首創了以工業無水氫氰酸、工業碳酸鋰制備晶體六氟磷酸鋰的新型原料路徑。”多氟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楊華春說:“新材料將是新能源產業發展的重要支撐,電池產業鏈的上下游協同合作,將有助于我們形成獨有的、具有核心競爭力的新能源產業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