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聚氨酯的重要原料,聚氨酯助劑以承上啟下的紐帶作用,賦予聚氨酯材料不可或缺的功能和用途。近日,中國聚氨酯工業協會助劑專業委員會發布“十四五”聚氨酯助劑行業發展思路,提出要以綠色、低碳、數字化轉型為重點,以提高助劑行業企業核心競爭力為目標,加快建設現代化工業體系,促進高端產品“補短板”、關鍵技術“搶高端”、傳統產品“開新路”,以此推動我國由聚氨酯大國向強國邁進。
聚氨酯協會秘書長呂國會介紹,聚氨酯助劑泛指合成聚氨酯主要原料聚合物多元醇、異氰酸酯,以及為滿足生產工藝、提高材料性能、增加制品制件功能等添加的原料,例如擴鏈劑、催化劑、發泡劑、抗靜電劑、阻燃劑、表面活性劑、抗氧化劑、增塑劑等。“十三五”時期,我國聚氨酯行業關鍵助劑種類基本完善,但中低檔產品較多,高性能產品多以國外公司生產為主。具體來看,我國聚氨酯助劑行業的創新能力不足,主要表現在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弱;生產多為中小型企業,產業集中度偏低;產品品質參差不齊,低端產品同質化嚴重,高端產品供應不足;綠色化、智能化、標準化水平有待提高,可持續發展能力不足等。
“黨的二十大報告對新材料產業發展、加快制造強國建設提出了明確要求。經濟高質量發展對于聚氨酯行業提出了更高要求,也提供了難得機遇。汽車、軌道交通、航空航天、電子信息、高端裝備、節能環保、醫藥及醫療器械、現代農業等領域將為新能源、化工新材料、專用化學品提供廣闊發展空間。”呂國會表示,“十四五”期間,聚氨酯助劑行業要發展高端、高性能助劑產品,加快新型技術成果轉化,形成一批具有較強國際化經營能力和國際影響力的領航企業、一批專業特色突出的“小巨人”企業和單項冠軍企業,引導聚氨酯助劑行業向環保、標準、高效、高端方向發展,完善聚氨酯原料供應新體系。
呂國會強調,行業首先要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增強自主保障能力。加大產業創新投入,實現新型聚氨酯助劑技術成果轉化應用,增強聚氨酯助劑基礎和應用研究。圍繞航空航天、電子信息、新能源、汽車、軌道交通、節能環保、醫療保健以及國防軍工等行業對高端產品的需求,引導聚氨酯助劑產業向環保、高效、高端方向發展,提升聚氨酯產業整體發展水平。
同時,還要進一步加強行業創新平臺建設,積極組建行業創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實驗室和重點實驗室,選擇一批重點技術和產品,積極開展攻關,打造一流水平的基礎前沿技術和研發基地,引領和帶動行業科技創新。
其次,還要擴大聚氨酯市場應用,促進上下游協同發展。做優聚氨酯終端產品,擴大高附加值優勢,根據市場需求推進特種聚氨酯產品研發和生產,重點發展車用聚氨酯材料、高端聚氨酯涂料及其固化劑、水性聚氨酯材料等產品門類。發展高端聚氨酯材料用發泡劑、勻泡劑、交聯劑、用于復合材料的環氧樹脂固化劑等,實現新型聚氨酯擴鏈劑等技術成果轉化,擴大在擴鏈劑領域的國內領先優勢。
“聚氨酯助劑行業要加強行業龍頭企業協同創新、產業鏈上下游協作配套,支撐聚氨酯產業鏈補鏈、延鏈、固鏈,推進重點產業領域‘補短板’和‘鍛長板’,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性和競爭力。”呂國會指出,目前江蘇南京、南通等地已形成聚氨酯助劑產業集群,擴鏈劑、勻泡劑、組合聚醚等工藝和產品處于領先地位。江蘇美思德化學股份有限公司、蘇州湘園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江蘇奧斯佳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分別在聚氨酯勻泡劑、擴鏈劑、有機硅表面活性劑及水性膠黏劑等領域確立了行業引領地位。其中,蘇州湘園新材料所屬江蘇湘園化工有限公司作為重點支持的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其聚氨酯擴鏈劑在產業規模、技術、產品市場競爭力等方面,不僅處于國內領先水平,而且已經逐步接近先進跨國化企,部分達到國際一流水平。這些企業要加強創新引領,打造協同發展的聚氨酯高端產業集群。
呂國會最后提出,聚氨酯助劑行業還要深化綠色生產體系建設,促進清潔循環發展。積極推進綠色生產技術與可再生資源及過程排放控制技術,加快推廣高效催化、溶劑替代、直接轉化、微反應等清潔生產技術,開發無毒、無污染、可降解回用的高性能聚氨酯材料,逐步限制和淘汰高毒、高污染、高環境風險產品及工藝技術,全面實現生產清潔化,為助力實現我國“雙碳”遠景目標提供技術支持和產品支撐。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