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德國總理朔爾茨在歐盟峰會結束后宣布,他將于下月初率領一個德國企業代表團訪問中國。歐洲媒體指出,朔爾茨是自2019年11月以來首位訪華的歐盟國家領導人。而就在前一天,2022中德經濟合作論壇暨中德(常州)創新產業園推介會在德國法蘭克福舉行。中國駐法蘭克福總領館經濟商務領事朱偉革表示,2021年中德雙邊貿易額達到2450億歐元,中國連續6年成為德國最重要貿易伙伴。他表示,當前,超過5000家德國企業在華發展。截至2021年年底,德國對華直接投資額超過900億歐元。與此同時,在德國有超過3000家中國企業。目前,德國對華直接投資持續增加。
近兩年來,無論是疫情蔓延帶來的經濟變化,還是俄烏地緣沖突的不斷升級,都讓歐洲陷入了“寒冬”,能源化工行業更是面臨著生死存亡的巨大考驗,更影響跨國化工企業的投資計劃。在這個背景下,不少跨國化工巨頭持續看好中國市場,開始加大在中國的項目投資。
跨國化企中,德國化企對華投資最為積極。10月11日,德國巴斯夫集團計劃在巴斯夫(廣東)一體化基地項目投資新建一座世界級規模的新戊二醇(NPG)裝置,年產量達8萬噸,預計于2025年第四季度投產。之前的9月15日,經過4年多的艱難推進,德國巴斯夫集團與中國化學工程集團在廣東湛江簽署施工合作伙伴框架協議,共同推進巴斯夫(廣東)一體化基地項目建設。德國巴斯夫集團在廣東湛江投資的巴斯夫(廣東)一體化基地項目投資總額達到100億歐元,是巴斯夫有史以來最大的一筆對外投資。投產后廣東湛江將成為巴斯夫全球第三大的一體化生產基地。
其他德國企業也積極參與投資。僅在近期,科思創投資數千萬歐元在上海一體化基地新建兩座工廠,分別生產水性聚氨酯分散體(PUD)和彈性體。新的PUD工廠及與之配套的樹脂生產線將于2024年竣工,新的彈性體工廠預計2023年投入運營。贏創宣布升級其位于上海莘莊工業園的研發基地,并正式更名為贏創上海創新園。升級后,上海創新園將集基礎研究、產品開發、工藝開發、實驗工廠、應用技術、測試分析服務和風險投資活動于一體。默克在中國的首個有機液晶顯示屏鍍膜材料生產基地在上海浦東金橋落成并投入運營。
其他歐洲企業中,總部設在瑞士的科萊恩10月20日宣布,將對其在大亞灣的Exolit OP無鹵阻燃劑工廠追加4000萬瑞士法郎的投資,以建設第二條生產線。這座高新技術工廠耗資6000萬瑞士法郎,目前正在全力建設中,科萊恩力爭按照原定時間表推進,即于2023年中左右在大亞灣投產,第二條生產線將于2024年內投入使用。英力士與中國石油和中國石化簽署了一系列協議。這些協議涉及的資產總產能為每年700萬噸,價值近70億美元,包括將建立一個50∶50的合資企業,利用其獨特的技術生產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阿克蘇諾貝爾宣布其位于上海松江的裝飾漆華東物流基地正式動工,并將于2023年6月正式投入使用。該物流基地投資規模約7500萬元,坐落于上海松江裝飾漆工廠,預計建成后將成為阿克蘇諾貝爾全國最大的物流基地。PPG在華全資子公司PPG涂料(張家港)有限公司三期項目計劃明年4月竣工投產。該項目投資總額7500萬美元,占地174畝,項目達產后將形成年產14.5萬噸高性能涂料和5000噸聚氯乙烯(PVC)密封膠的生產能力。
近年來,中國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營商環境越來越好。《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商投資法》的落地實施,以及自貿區、進博會等諸多開放性的重要舉措,都體現了中國立志成為科研創新和營商環境的新高地。中國占全球化學品市場40%份額,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不僅是中國發展之需,更是世界發展之需。近年來,高端化學品尤其是新材料方面,需求的快速增長遠遠大于供給的增加,各國外資在華布局化學品深加工產線順理成章。
除歐洲企業外,總部設在日本的旭化成10月11日宣布,決定在公司旗下位于江蘇常熟的樹脂復合物制造工廠導入高精尖擠出機,以擴大產能,并決定增加功能材料業務的戰略性投資。韓國化學企業SK化學表示,以230億韓元收購中國聚酯廢料回收商樹業環保公司10%的股權。三菱化學(中國)管理有限公司與蘇州高新區管委會簽約,將在該區設立三菱化學共享服務中心,集約化管理在華業務。
與此同時,高盛、摩根大通等華爾街大型銀行和其他知名投資公司最新發聲,中國權益資產吸引力凸顯。多位外資機構高管、知名投資人均表示,愿意成為中國的長期投資者,他們將朝著長遠的目標,在中國市場穩步發展。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