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10時26分,位于揭陽市的中國石油廣東石化煉化一體化項目(下稱廣東石化項目)常減壓蒸餾裝置Ⅱ成功引入原油,標志著項目全面進入投料開工試生產階段。
常減壓蒸餾裝置Ⅱ是廣東石化項目的龍頭裝置,設計加工能力為1000萬噸/年,年開工時數8400小時。裝置采用高真空減壓深拔技術,為下游連續重整、航煤加氫、柴油加氫等裝置提供原料;同時,采用窄點技術優化換熱網絡,充分利用裝置余熱,達到降低能耗的目的。
該裝置由中國石油華東設計院有限公司完成基礎設計與詳細設計,中國石油工程建設有限公司(CPECC)作為施工總承包。自2020年3月裝置啟動建設以來,歷時27個月,于2022年6月26日中交。在生產準備工作中,廣大項目建設者奮力攻堅克難,踏點實現裝置投料試生產。
本次投料試生產,廣東石化公司統籌考慮平衡物料、降低成本、全過程安全綠色環保等要素,常減壓裝置II將按70%負荷生產10天,累計加工原油199920噸,與同批次開工的石腦油加氫等其他6套裝置協同,為后續裝置開工提供油聯運、催化劑硫化用油及部分裝置儲備原料。
廣東石化項目是中國石油集團公司一次性投資規模最大的煉化項目,是目前國內唯一可全部加工劣質重油的煉化基地,與同等規模的煉化企業相比產品附加值可提高25%、能耗降低15%左右。依托良好的原油適應性,年加工原油2000萬噸,可生產乙烯產品120萬噸、芳烴產品260萬噸,對于中國石油集團公司實現煉化業務向產業鏈和價值鏈中高端邁進具有重要意義。
廣東石化項目地處廣東省“沿海經濟帶”的關鍵位置。投產后,僅在華南地區每年就可增加250萬噸合成樹脂產品的供應量,顯著降低粵港澳大灣區家電、電子等產業化工原料的對外依存度,形成的引擎效應更是會帶動粵東地區石化產業鏈的完善,加快揭陽大南海石化工業區萬億級綠色石化產業基地的形成,進一步提升廣東省內區域協調發展水平。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