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日1日,由西南化工研究設計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西南院)牽頭制定的《生物天然氣》(GB/T 41328-2022)國家標準正式實施。該標準填補了全球生物天然氣標準領域空白,將加快我國生物天然氣產業化進程,有助于推動有機廢棄物綜合利用和生態循環農業發展。
該標準頒布實施后,將與2021年先后頒布的《生物天然氣 術語》(GB/T 40506-2021)、《車用生物天然氣》(GB/T 40510-2021)國家標準,以及農業行業標準《生物天然氣工程技術規范》(NY/T 3896-2021)等初步構建起生物天然氣的標準體系。
此前,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等多部門印發的《關于促進生物天然氣產業化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到2025年,我國生物天然氣年產量超過100億立方米;到2030年年產量超過200億立方米,規模位居世界前列。要實現上述目標,生物天然氣產業需要通過提升技術工藝、降低生產成本等,不斷完善產業體系。
該標準實施之前,生物天然氣的利用只能參考《天然氣》(GB 17820-2018)、《車用壓縮 天然氣》(GB 18047-2017)等少數燃氣產業現有標準規范,但由于生物天然氣是由沼氣、生物質熱解氣、垃圾填埋氣提純后生成的,其有害雜質的種類、雜質的含量限額、相應的檢驗規則、試驗方法、包裝方式、標志、貯運的要求與傳統天然氣的要求有很大不同。
為解決上述問題,西南院作為牽頭單位,于2019年7月聯合24家科研教學和企業單位開展起草工作,通過調研國內外制備生物天然氣的各種技術路線,對比其他相關燃氣標準,并開展大量試驗驗證,引進先進分析方法,最終完成該標準的制定任務。
該標準規定了沼氣、生物質熱解氣、垃圾填埋氣等含甲烷原料氣經凈化或甲烷化后生產的天然氣的技術指標、檢驗規則、試驗方法、輸送、標志、儲運及使用的要求。該標準的實施將加快生物燃氣制天然氣產業化發展,既能做好有機廢棄物綜合利用,增加可再生能源消費;又能保護生態環境,支持循環農業發展。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