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這十年,氟化工行業關鍵核心技術不斷突破,產業鏈延伸補齊,行業不斷發展壯大。我國氟化工企業已發展到上千家,形成了包括無機氟化物、氟碳化學品、含氟聚合物、含氟精細化學品、氟材料加工等在內的完整氟化工產業鏈,產品年產能超過640萬噸,總產量超過450萬噸,總產值超過1000億元。氟化工產品的應用已經拓展到國防軍工、航天航空、信息化以及新能源等高端領域。我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氟化工生產和消費國。
無機氟化物產能已居世界第一。產品從螢石、氟化氫、氟化鹽,升級到電子級氫氟酸、高純氟化鹽、含氟電子特氣、鋰電含氟電解質、含氟添加劑、氟化石墨和稀土氟化物等特種材料。電子級氫氟酸已產業化生產,滿足半導體所用的UPS和UPSS等級;三氟化氮(NF3)、六氟化硫(SF6)等主要電子特氣品種總產能達6.2萬噸/年;用于鋰電池電解液的六氟磷酸鋰產能超過10萬噸/年。
氟碳化學品發展取得了輝煌成就。目前我國氟碳化學品已形成較為完整的產品體系,2020年主要產品的總產能、產量分別達到282.4萬噸、161.2萬噸,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氟碳化學品生產國和消費國。
氟聚合物實現高端突破。隨著我國新能源、半導體、醫療、5G通訊、環保產業、航天航空等新興產業的快速發展,國內中高端氟聚合物生產、加工及應用水平迅速提高,氟聚合物應用領域快速拓展。2021年我國主要氟聚合物,如聚四氟乙烯(PTFE)、聚偏氟乙烯(PVDF)、全氟乙烯丙烯共聚物(FEP)、氟橡膠(FKM)等產品的總產能為31.2萬噸,較2012年增長98.2%,約占全球總產能的64.9%,總產量為25.8萬噸,較2012年增長249.5%。我國氟聚合物化工裝備和自動化控制水平進一步提升,反應釜的傳質傳熱效率大幅提升,聚合產品批次穩定性明顯改善。中高壓縮比聚四氟乙烯(PTFE)分散樹脂、超高分子量聚四氟乙烯樹脂等已廣泛應用于基站濾波器、高頻高速PCB/FPC、5G芯片制程以及高頻連接器、線纜等5G通信領域;可熔融聚四氟乙烯(PFA)制備技術打破國外壟斷,研發出線纜級、注塑擠出級、模壓級、靜電噴涂級等系列產品,在半導體行業以及5G天線等領域成功實現進口替代;乙烯-四氟乙烯(ETFE)樹脂核心制備技術成功開發,產品應用于線纜絕緣、薄膜建筑、新能源及特殊用途等領域;聚偏氟乙烯(PVDF)是動力鋰電池汽車的關鍵材料,在國內多家企業已實現突破并供貨鋰電頭部企業;含氟聚酰亞胺成功應用于5G通信領域和柔性顯示領域;全氟磺酸樹脂應用于氫能源領域,燃料電池質子膜技術世界領先,已形成10萬輛氫燃料電池汽車核心材料配套。
含氟精細化學品國際市場競爭力增強。在含氟烯醚、脂肪族、含氟液晶中間體和雜環含氟精細化學品方面已開發出系列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品;新型含氟農藥、醫藥、液晶的中間體、含氟表面活性劑以及新能源材料等領域所需含氟精細化學品的發展明顯加快;全氟正丙基乙烯基醚(PPVE)等含氟特種單體合成技術取得突破,為生產高端氟聚合物奠定堅實基礎。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