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在經過通盤考慮后,歐盟最終沒有采取強行限制俄羅斯出口天然氣價格的措施。而再向前推1周,歐洲化學工業理事會(Cefic)聯合歐洲化肥、水泥、冶金等行業協會,向歐盟發出公開信,要求歐盟必須限制天然氣價格,以便化工等能源密集型行業能夠應對能源危機。然而,Cefic的愿望沒有完全實現。顯然,對于歐洲化工業來說,這個冬天仍然需要咬牙堅持。
Cefic在公開信中表示,歐盟當前的天然氣價格是危機前水平的15倍,是美國國內天然氣價格的10倍,遠高于亞洲天然氣價格,使歐洲生產商面臨保持競爭力的巨大壓力。這已導致歐盟的許多工業生產商減產或停產,未來幾周預計還會有更多的減產或停產,將危及投資和進一步的發展。這將導致歐洲依賴進口來加強供應鏈,并導致全球碳排放增加。“鑒于市場集中在供應端,以及歐洲天然氣價格的變化情況,人們在質疑天然氣市場是否在發揮作用。”Cefic表示。除嚴格限制俄羅斯天然氣價格,Cefic還要求采取措施,實現電價與天然氣成本脫鉤,并調整臨時危機國家援助框架。
然而,出于各種考慮,如俄羅斯天然氣貿易流向改變可能加劇歐洲能源困境,且對歐洲目前市場影響不足等,歐盟沒有決定對俄羅斯天然氣限價,只是推動了非天然氣電和天然氣電市場脫鉤。歐盟并沒有全部滿足Cefic等制造業行業組織的要求。而對目前的能源危機,除拓寬能源來源外,歐盟最新的方案是限制電力使用和對油氣行業增收暴利稅。目前,歐盟要求成員國在用電高峰時段減少至少5%的用電量,到2023年3月31日將總電力需求減少至少10%;對非天然氣低成本發電公司收入上限設定在每兆瓦時180歐元;對石油、天然氣、煤炭和煉油部門產生的超額利潤征收至少33%的稅。
而對歐洲化工業,天然氣不管作為原料還是能源,其短缺和高價問題都沒有改善。短缺問題固然可以通過調整生產等方式緩解,但高價問題則難以解決。目前,由于替代產品逐漸到位和經濟預期不佳,歐洲天然氣價格在暴跌,但仍遠高于今年2月的價格。預計今年冬季到來前,歐洲天然氣價格仍會處于高位,歐洲化工業仍然需要在目前的局面咬牙堅持。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