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化學品公司朗盛旗下朗盛溧陽生產基地近日完成首批綠色電力(綠電)采購項目,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約達到年度總用電量的50%,成為了朗盛大中華區首座使用綠色能源的生產基地。通過構建以綠色能源為主的新型電力系統,朗盛正在加速推進生產環節的低碳化轉型,從而助力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實現。
“隨著全球對低碳轉型達成共識,‘雙碳’目標也在政策指引和市場驅動的合力之下,從理念規劃走向全面實踐階段。當前,能耗是減碳的核心。我們綠色低碳的新型電力系統,將為工廠的減碳提供有力支撐。溧陽生產基地將持續尋求可再生能源方面的機會,致力于為實現公司氣候中立目標,以及中國‘雙碳’目標盡自己的一份力量。”朗盛溧陽生產基地總經理陳飚說道。
推動達成“雙碳”目標
綠電指的是在生產電力的過程中二氧化碳排放量為零或趨近于零,其主要來源為太陽能、風力、生質能、地熱等。今年6月,生態環境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工業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門印發的《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實施方案》提出,推動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實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動,大力發展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海洋能、地熱能等。
在政策推動下,以綠色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正在形成,供給側比例大幅增加,需求側能源消費也快速提升,為企業減碳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在溧陽生產基地的綠色電力采購中,太陽能電和風電各占50%。目前,風電已在今年3-7月已投入使用,太陽能電將于今年8-12月完成使用。根據預計,本次綠電交易將為溧陽生產基地減少幾千噸二氧化碳排放量。
此外,推進“雙碳”背景下的能源轉型是一項系統工程,應從供需兩端發力,將綠色電力消費進一步透明化、精準化,才能探尋更具實踐意義的減碳方案。此次綠電交易后,溧陽生產基地預計將在2022年底前獲得由國家可再生能源信息中心頒發的“綠色電力證書”,以及由北京電力交易中心頒發的“綠色電力消費憑證”。綠色電力“雙證”是作為電力用戶消費綠色電力的唯一憑證,為電力用戶提供每一度綠色電力的交易、售電、生產、消費、結算等各環節數據查證服務,以實現綠色電力消費全生命周期溯源。
加速兌現氣候中立
作為一家化工企業,朗盛一直都將可持續發展和氣候保護作為戰略核心,融入到生產運營的方方面面。對于生產中的直接排放(范圍1)和來自外購能源的排放(范圍2),朗盛于2019年宣布設定了到2040年實現氣候中立的目標。
為了實現該目標,朗盛制定了明確的減排戰略:啟動大型氣候保護項目、切斷排放與增長的關聯、強化流程與技術創新。此外,朗盛還開展了綠色能源采購等眾多措施,并與當地社區協力,以減少全球生產基地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應對氣候變化挑戰。從2018年到2021年,朗盛的二氧化碳排放當量由最初的約317.7萬噸減少至約259.1萬噸,每年下降7%。雖然產量增加并進行了收購,但是幾乎沒有產生額外的排放。
從減碳角度來看,碳排放不僅存在于生產制造環節,也存在于整個產業鏈。因此,朗盛還在2022年8月進一步設定了范圍3排放目標,計劃到2050年實現上下游價值鏈間接排放清零,并啟動“凈零價值鏈計劃”。這項旨在實現全價值鏈氣候中立的戰略,包含可持續原材料、綠色物流、氣候中立產品三大支柱,聯手上游供應商和下游客戶共同打造全生命周期的減碳能力。
從綠色能源采購到聯動價值鏈減碳,朗盛正在發揮顯著的可持續商業效益,推動生產環節和上下游供應鏈綠色低碳轉型,加速兌現氣候中立目標的實現。憑借在可持續發展方面的卓越表現,朗盛在2021年發布的道瓊斯可持續發展歐洲指數“化學品”類別中排名第一,獲得87分(滿分100分),在全球指數中排名第二。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