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21日,第十四屆全國石油和化工企業管理創新大會視頻網絡會議盛大召開。會議發布了第十四屆全國石油和化工企業管理創新成果;首次培育推選3家管理創新“示范單位”。
會議由中國化工企業管理協會常務副會長張亞丁、秘書長肖珂分別主持。
據悉,本次會議共發布管理創新成果共135篇,其中一等獎46項,二等獎89項,是歷屆以來數量最多的一年。中國石油和化工聯合會原常務副書記、高級顧問曾堅表示,發布的管理創新成果涵蓋面十分廣泛,質量也在不斷提高,充分體現了創新性、示范性、效益性,具有一定的學習借鑒價值。
同時,會上還首次培育推選3家管理創新“示范單位”。包括中化國際(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紅絲帶”為載體的安全管理示范單位)、云南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國企改革攻堅市場化運作示范單位)、魯西集團有限公司(“系統當家”的智能服務平臺示范單位)。
大會還進行了中國化工企業管理創新知識競賽的頒獎,由中國知網基礎建設事業部總經理邢國鳳宣布。
中國企業聯合會常務副理事長于吉介紹了美歐日企業和我國企業管理創新的基本情況。他指出,管理創新對我國國有企業改革脫困、提質增效發揮著重要作用,是促成網絡時代企業管理新模式,成為提升企業競爭力的重要手段,管理創新成果引領示范廣大企業的發展。于吉強調,管理創新是貫穿企業發展的永恒主題,希望廣大企業管理創新要因企而異突出重點、管理創新模式要與時俱進、要與技術創新緊密結合、要順應企業數字化轉型、要以企業文化引領和支撐。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黨委副書記、副會長傅向升以《石化行業近況與高質量發展思考》為題發表講話。傅向升首先介紹了石化行業上半年的經濟運行情況:在4月份主要經濟指標深度下跌的極其艱難情況下,實現5月份跌幅收窄,6月份企穩回升的不易局面。上半年經濟總量56.3萬億元、同比增長2.5%;全行業營業收入8.13萬億元,比上年同期提高1.0%;利潤總額7521.2萬億元,同比提高3.1%;進出口總額5157.2億美元,同比提高2.3%。
關于下半年石化行業經濟運行面臨的挑戰。傅向升指出,受疫情、全球通脹、俄烏沖突影響,下半年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面對這一形勢,石化產業高質量發展與轉型升級的主要任務有三項:一是石化產業高質量發展最重要的是做強;二是新建項目既要具備先進性又要防范產能過剩,須符合國家總體產業布局和政策背景、一定要執行先進的能效標準、技術經濟指標一定是先進性的、新建和擴建要避免加劇產能過剩。三是節能降碳是當前石化產業轉型升級的重中之重。完成上述任務要聚焦快科技創新和管理創新雙輪驅動。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副會長、中國化工企業管理協會名譽會長王述綱表示,第十四屆全國石油和化工企業管理創新成果集中體現在以下的成功實踐:實施以高質量發展為導向,構建“雙循環體系”的轉型升級;發揮實現雙碳目標的重要作用,積極參與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深入實施國企改革;構建自主可控的產業鏈、供應鏈;以自主技術突破為先導,開展協同創新管理;推進數字化、智能化與業務的深度融合;強化風險預警和過程控制,規避企業風險;持續推進節約化,加強精益化管理;創新質量管理、成本管理新模式。
陜西延長石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王香增,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工會主席李發光,賽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朱小兵,中海油煉油化工科學研究院院長侯章貴分別介紹了大型能源化工企業碳捕集利用與封存產業一體化實踐、五新”牽引打造市場化運作新國企、橡鏈云助力打造橡膠輪胎精益生產管理平臺、中國海油煉化產業科技創新成果轉化新模式的探索與實踐等方面的經驗。
陜西延長石油(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蘭建文在致辭中表示,要加強石化企業間的交流與合作,攜手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助推我國石化行業高質量發展。
會議同時舉辦了高峰論壇。來自清華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陳勁、北京聯合普肯首席技術顧問肖松青、雙星集團新零售客戶總監兼青島星聯汽車科技公司總經理薛玉忠、國科大杭高院工業物聯網產業研究院副院長周紹鋒圍繞會議主題和“構建企業創新管理體系,賦能十四五行業高質量發展”“推進企業數字化轉型,提升管理創新能力”兩個專題進行了演講。
本次會議是由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中國化工企業管理協會主辦,陜西延長石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承辦。來自管理創新成果單位,各省、區、市部分石油和化工行業協會,各化工專業協會,各石油和化工企事業單位的代表、企業家、管理專家以及新聞媒體代表近38萬人在網上觀看了大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