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發布2022中國企業500強榜單,55家石油和化工企業榜上有名。
55家上榜企業中,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集團有限公司、中國中化控股有限責任公司分別列第二、第三和第九名,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恒力集團有限公司、浙江榮盛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陜西煤業化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盛虹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陜西延長石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浙江恒逸集團有限公司進入前100強。
榜單數據顯示,500強企業2021年營業收入總規模首次突破100萬億元大關,達到102.48萬億元,較上年增長14.08%,為近10年來最大漲幅。營收超過1000億元的企業數量增至244家,占比接近50%,凈增22家;有12家企業營收超過1萬億元,比上年增加4家。
據了解,去年我國石化行業營業收入、利潤均創下歷史新高,行業企業進入500強榜單的數量明顯增加。其中,石化及煉焦行業增加4家,化學原料及化學品制造業增加2家。浙江衛星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萬華化學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新疆中泰(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營收增長率超過90%,位列規模成長速度最快的10家企業之中。天業集團首次躋身前400名。2021年,天業集團以打造“千億級產業集團”為目標,圍繞生物可降解材料、碳基新材料、現代農業、現代物流等領域布局企業發展,全面增強發展后勁和韌勁。
在“全球賽場”上,中國石化企業的表現尤為突出。依據海外資產排序產生的“2022中國跨國公司100大”中,中國石油連續11年位居第一位,由中國化工與中國中化合并而成的中國中化位居第二位,中石化位居第四位,中國海油名列第七位。
盡管我國企業發展已經取得重大成就,有不少企業規模已經進入世界前列,但同時也應該看到,中國大企業在做強、做優的路上仍任重道遠。中國企業聯合會常務副會長兼理事長朱宏任表示,以世界一流、國際競爭力的綜合性標準來衡量,我國真正能夠引領全球科技和產業發展的一流企業還不夠多,綜合競爭力不強的問題仍較為突出。與先進國家企業相比,我國企業科技水平低、盈利能力弱、創新能力不強、產業層次不高、品牌影響力不足等方面的問題仍較為突出。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