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云南省“十四五”產業園區發展規劃》印發,明確到2025年,云南將培育打造營業收入超1000億元園區12個,形成優勢互補、產業聯動、區域協同、錯位發展、鏈條完備的高質量發展格局,將園區打造成產業強省的主引擎、改革開放的先行區、創新驅動的引領區和高水平營商環境的示范區。
在提高經濟規模方面,《規劃》明確到2025年,全省力爭園區工業總產值占全省比重提高10個百分點,園區營業收入年均增長15%左右。培育打造營業收入超1000億元園區12個,其中超2000億元園區5個、超5000億元園區2個。工業企業數量、上市企業數量實現翻番。新增1個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1個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
在提升質量效益方面,到2025年,園區產業集聚效應不斷增強,產業分工明確、產業鏈互補的特色產業集群基本形成。各園區主導產業營業收入占全部營業收入的60%以上,主導產業在國內和國際產業鏈中競爭力顯著增強,鏈主企業成為細分領域或行業的“領頭羊”。產業、產品高端化發展成效明顯,中國綠色鋁谷、光伏之都建設邁出堅實步伐,有色金屬等重點產業全產業鏈格局基本形成。國家級、省級園區畝均營業收入分別不低于600萬元、400萬元。
在提升創新能力方面,到2025年,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數量力爭達到5個,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實現翻番。新增國家級和省級工程研究中心50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研發經費支出占營業收入比重達到2%以上。
在提升開放水平方面,初步構建起園區綠色低碳發展格局,建成一批國家生態工業示范園區、循環化改造園區、國家低碳工業園區試點、綠色園區以及省級綠色低碳示范產業園區。完成化學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等重點減排工程,園區萬元工業增加值能耗、水耗逐年下降,污水集中治理率、固體廢物綜合處置率均達100%。
在健全管理機制方面,到2025年,園區組織管理、規劃編制、監測評價等體系全面建立,與園區高質量發展相適應的管理機制不斷健全。“放管服”改革持續深化,投融資水平不斷加強,招商引資成效顯著。
《規劃》提出,云南將圍繞“滇中崛起、沿邊開放、滇東北開發、滇西一體化”區域協調發展格局,以資源、交通等要素布局為基礎,以產業、城鎮、人口協調發展為導向,構建與全省區域經濟相協調的“一核、一帶、多點”園區發展空間布局。
其中,“一核”以滇中城市群(昆明市、曲靖市、玉溪市、楚雄州以及紅河州北部7縣市)園區為載體,發揮人才、科技、市場、資本等要素集聚優勢,以昆明市為龍頭,以戰略性新興產業為導向,圍繞把新材料產業打造為千億級新興支柱產業目標,大力發展有色金屬新材料、化工新材料、稀貴金屬新材料、光電子微電子及半導體新材料、新能源材料,統籌布局生物醫藥、先進裝備制造、電子信息等產業,培育發展未來產業,推動產業向精深加工發展,強化科技創新,大力發展總部經濟、數字經濟,壯大生產性服務業,推動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著力打造創業創新高地、戰略性新興產業高地,成為全省工業發展核心增長極,助推滇中崛起。
“一帶”依托8個沿邊州、市園區,推動產業集聚發展,構建全省開發開放發展帶。主動融入新發展格局,利用好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強化招商引資和對外開放,積極發展進出口貿易加工、消費品制造、跨境電商等外向型產業,推動園區綠色發展,打造沿邊開放的重要平臺和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建設的重要支撐,助推沿邊開放。
“多點”以昭通、大理、麗江等州市的園區為支撐,結合地區特色,充分發揮比較優勢,圍繞以綠色硅、綠色鋁為重點的新材料產業以及生物醫藥、化工、綠色食品加工、電子信息等產業,推動產業集群化、規模化發展,打造特色產業集群,建設全省工業發展重要支撐點。
同時,堅持全省“一盤棋”統籌布局,培育優勢產業集群,包括新材料產業、生物醫藥產業、先進裝備制造產業、綠色食品加工產業、電子信息產業、化工產業、卷煙及配套產業7大產業,推動產業鏈上下游配套、集群化和全產業鏈發展,優化園區重點產業布局。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