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山東省化肥和煤化工行業協會、山東省焦化行業協會在聊城召開化肥和煤化工行業智能化改造標桿企業經驗推廣現場交流會。會議圍繞山東省化工行業智能化改造核心任務,推廣煤化工行業智能化改造標桿企業的典型經驗做法,切實發揮標桿企業的示范引領帶動作用,為下一步煤化工行業重點企業的智能化改造奠定基礎。
煤化工企業先試先行
山東省化工專項行動辦綜合協調組副組長劉維峰介紹,“十四五”期間,山東省化工行業啟動實施智能化改造提升工程,以“產線數字化、工廠智能化、運營信息化、園區智慧化”為主線,通過試點診斷、標桿引領、示范推廣,加快新一代信息技術在化工園區和化工企業落地應用。
為此,山東省化工專項行動辦發布《關于組織開展化工產業智能化改造評估標準制定工作的通知》《山東省化工產業智能化改造提升工程實施方案》,并選定化肥和煤化工行業為智能化改造提升工程先行先試行業,率先開展工作。
據了解,山東省化工產業智能化改造提升工程為期3年。預計到2023年年底,山東省規模以上化工企業基本完成智能化改造,全行業智能化水平進入國內先進行列;龍頭企業智能化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化工園區智能化改造覆蓋面達到100%,5G普及應用率達到100%,重點園區全部達到國家智慧化工園區標準。
“一年前,我們對企業進行現場評估后發現,多數企業智能化建設尚處于初始規劃階段,行業內智能化發展水平較高的企業占比較少,智能化建設的主動性、自覺性不高,發展水平相對一般。”山東省化肥和煤化工行業協會秘書長謝海素說,在山東省工信廳和山東省化工專項行動辦的指導下,試點企業立足實際、因企施策,制訂了智慧園區、智能工廠、信息化建設方案,取得良好效果。
兩化融合促進智能化升級
作為山東省化工產業智能化改造標桿企業,魯西化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山東華魯恒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等介紹了在加快兩化融合和智能化升級方面的經驗和做法。
魯西集團儀表自動化安全管理部部長李銀河介紹說,該公司按照園區化、集約化、一體化、智能化的發展思路,通過兩化深度融合,大力推進智能工廠和智慧園區建設,構建了貫穿安全、環保、能源、安防、應急等多個管理維度的一體化信息平臺。目前,該公司所有裝置全部采用先進的DCS、SIS等控制系統,投用率達到97.6%,生產數據采集傳感器點數38萬點,數據自動采集率達到99%。
據介紹,近年來華魯恒升穩步推進智能工廠、智慧園區建設,目前已投用84套DCS、24套SIS、21套GDS、13套ITCC系統,實現了生產系統智能控制全覆蓋。該公司安全環保應急綜合管控平臺構建了點、線、面、域相融合的監測網絡,強化了風險源頭管控。生產管控平臺統籌裝置控制、生產運行、安全環保實時監控數據,所有數據“數出一門”,確保數據的準確一致、可視化展示和有效共享,為生產經營提供科學的決策依據。2021年,華魯恒升“恒升云”數據中心建成投用,該數據中心覆蓋公司各廠區的語音、視頻、數據多業務域,為智能工廠建設提供安全、可靠、高效的信息流轉基地。
史丹利農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則構建了一體化、統一的端對端供應鏈數據整合和服務平臺,服務產供銷協同、提升客戶體驗。在生產端,他們打造了生產運營監控調度指揮中心,實現數據在線、業務在線、管理在線、異常在線。該公司今年上線的數字化工業品電商采購平臺透明、高效,提質降本效果顯著。
瑞星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建設了集安全生產風險監測預警系統、雙重預防機制信息化系統、特殊作業全過程信息化系統、人員自動定位系統、智能視頻監控系統、企業安全生產全要素管理系統等功能于一體的企業安全管理信息化平臺,提升企業安全生產管理水平。
圍繞生產和管理兩大主線,明泉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建設了數字化交付平臺、智慧管理平臺和工業互聯網平臺。該公司負責人表示,數字化交付是智能工廠建設的重要基礎,目前他們已完成大部分裝置的三維建模、智能PID的繪制,近期將竣工投用。
機器代人提升安全水平
與會代表認為,以機械化生產替換人工作業,以自動化控制減少人為操作,消除人員在危險環境中暴露和人為誤操作帶來的安全風險,能從根本上有效防范和遏制事故發生。山東多家煤化工企業通過實施自動化改造,提高了本質安全水平。
據介紹,山東能源魯南化工有限公司4萬噸/年高端改性聚甲醛項目采用全自動包裝及倉儲管理系統,實現了自動包裝及碼垛、輸送、入庫,整體庫房除定期的人工巡檢、處理異常情況外,其余全部實現自動化和24小時無人作業。自動裝車機具有車輛定位和檢測功能,能夠實現自動碼放、裝車。
華魯恒升采用了大量工業機器人,引進了7套全自動包裝系統和13套自動碼垛系統,能夠代替人工將固體產品機械化裝袋和自動碼垛。該公司還在配電室設置全自動巡檢機器人,工作人員可通過電腦遠程查看機器人的工作狀態,并進行喚醒、巡檢、暫停、繼續、快速返回等操作,也可進行定點巡檢編輯,完成不同巡檢任務,實現24小時無人化定時巡檢。
同時,華魯恒升投用的智慧物流系統,可實現從車輛派車、進廠、裝卸貨、出廠到客戶簽收的全過程管理。該系統與發運系統、財務結算系統、質檢系統無縫對接,實現從銷售業務員出單到財務結算全過程自動處理。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