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產業是江蘇省支柱產業之一。黨的十八大以來,隨著國家加大對生態環境的治理力度,江蘇化工行業以壯士斷腕的勇氣,以產業質態提升為首要目標,持續推進規范整治,發展質量不斷提升,產業和產品結構調整持續取得重大進展。全省化工新材料和高端專用化學品規模進一步擴大,多種產品在國內首先實現工業化突破,在化工新材料的細分市場形成了一批隱形冠軍,走上通往化工強省之路。
特色產業集聚 結構持續升級
十年來,江蘇化工形成了以精細化工為主導,石油化工、有機原料和合成材料并舉,化工新材料加速布局的化工產業體系,特色產業集聚,產品結構持續升級。
江蘇省化工行業協會副會長馬建平介紹說,江蘇化工新材料和高端專用化學品等高端化工產品的規模進一步擴大,多種產品在國內首先實現工業化突破。高性能環氧樹脂及制品(特種環氧樹脂、風能樹脂)打破國外壟斷,進入電子信息、風電光伏等領域。環氧瀝青已成功應用于可起降飛機的高速路跑道,填補了國內空白。江蘇省已逐步形成極具特色的新材料產業集群,成為全球氟產業鏈最長、最完善、聚集度最高的區域。在化工新材料的細分市場,也形成了一批隱形冠軍,在各子行業發展中扮演重要角色。
2021年,江蘇省化工規上企業實現營業收入1.36萬億元;實現利潤總額1428.66億元,十年間年均增長5.47%;實現營業收入利潤率10.54%,創歷史最好水平。
江蘇各市縣化工產業發展特色鮮明。行業整體發展以長江為中軸線向蘇南、蘇北兩側延伸,重點強調“兩帶”,即沿江區域化工產業帶重點建設石油煉制及石油化工、原料多元化烯烴和芳烴產業,沿海區域化工產業帶重點延伸發展技術含量高、附加值高、資源利用效率高、環境污染小的高端專用化學品、化工新材料及復合材料、新型生物材料和化工節能環保產業,形成新的產業集聚特色;重點優化“兩基”——連云港石化基地、南京石化基地,加快實施產業升級,轉移或關閉部分粗放型中下游深加工項目,為高端先進制造業的發展騰出空間。
實施安環整治 加快綠色轉型
十年來,江蘇化工產業堅持安全環保整治、綠色發展,特別是下大力氣整治園區,取得明顯成效。
據馬建平介紹,2020年江蘇推動化工園區認定評估,園區總數降至29家,省內近半數園區被取消化工定位。南京江北新材料科技園等14家園區被認定為化工園區,宜興市新材料產業園等15家園區被認定為化工集中區。推出化工產業安全環保整治提升百日攻堅行動,對園區、生產企業實施“一園一策”“一企一策”評估論證,園區規范化建設繼續領跑全國。目前全省園區集聚化、一體化、協同化發展已具有相當水平,在國內化工園區綜合實力評估中表現突出,特色化的產業發展格局基本形成。
2021年中國化工園區30強中,江蘇占據9個席位,較上年新增1家。園區智慧化建設穩步推進。目前江蘇示范園區數量達到10家,占全國總數的一半;在創建園區8家。園區綠色生態化水平持續提升,2021年新增國家級綠色化工園區2家,總數達到5家,占全國的1/3;新增綠色化工園區創建單位5家。
與此同時,江蘇系統開展化工企業“四個一批”專項行動、化工行業安全環保整治提升和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以整治促進安全環保水平提升,以整治推動化工產業高端綠色發展。十年里,江蘇重點淘汰管理能力弱、安全環保風險不可控的企業或裝置,通過強基礎、補短板,持續改造完善企業安全環保基礎設施,提升企業安全環保管理能力,為全省化工產業高質量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2021年,全省新增國家級綠色工廠2家、綠色設計產品5個;新增行業級綠色工廠7家、省級綠色工廠28家。
提升科技實力 創新驅動發展
十年來,江蘇化工行業以創新驅動推進產業高端化,不斷增強原始創新能力、產業技術實力并深挖科技資源潛力,創新水平、裝備水平和人才儲備能力顯著提升。
2021年,全省規上石化企業共投入研發費用237.46億元,比上年增加18.84%,研發經費投入強度達到1.75%。截至2021年底,全省石化業已擁有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13家,一批關鍵技術實現突破。目前,全省高端精細化學品如電子化學品研發全國領先,電子級雙氧水、N-甲基甲酰胺、六氟磷酸鋰等部分產品產能居全國首位;部分濕電子化學品品種突破SEMI G4級。全省在聚烯烴生產工藝和產品牌號開發、新型聚氨酯擴鏈劑工藝和產品開發、聚醚胺產品開發、GPPS/HIPS工藝開發等方面擁有行業領頭羊地位,涌現出恒力石化、盛虹石化、華昌化工、索普、怡達、紅寶麗、美思德、湘園、阿科力、恒光大等一批行業創新型頭部企業。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