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2022第六屆潤滑油產業發展高峰論壇在遼寧省營口市舉行。會議指出,潤滑油產業正面臨著“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且高端產品國產化率不高、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較弱,尤其是民營潤滑油企業國際化進程緩慢、創新能力和水平普遍不強。全行業亟待轉變發展方式,從低價低質搶占市場逐漸走向高品質競爭。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吳甫在致辭中指出,近年來,我國潤滑油行業蓬勃發展,已成為世界第一大潤滑油市場,年總產量約在800萬噸。眾多國際品牌因巨大的市場和廣闊的發展前景,紛紛進入中國。國內潤滑油民營企業也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逐漸呈現出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市場格局。
“低端產能過剩、高端產能短缺的結構性矛盾是困擾潤滑油行業的主要矛盾。優化產品結構,淘汰落后產能的任務十分艱巨?!笔摵蠒行∑髽I工作委員會潤滑油企業聯盟秘書長焦沖強調,目前潤滑油行業科研投入不足,自主創新薄弱,科研成果轉換等與其他行業相比差距明顯。因此,行業企業要全力推進以科技研發為核心的創新突破,著力打造全產業鏈協同創新、協同發展的新動能。
石化聯合會潤滑脂專委會副秘書長姚立丹指出,潤滑脂生產受到自身資源條件和需求的影響,全球各地潤滑脂產品結構各有不同,但歐美高滴點潤滑脂占比較高的經驗值得借鑒。潤滑油行業應抓住全局變化的機遇,加快轉型升級,合理規劃布局,提高技術服務水平,以高質量產品滿足高質量需求。
中國科學院院士劉維民表示,目前人才、資源、平臺、標準4個問題制約了我國潤滑油行業的發展,高端產品大部分被國外壟斷。為改變現狀,劉維民提出4點建議:一是國家和政府有關部門要為企業營造良好的經營環境和氛圍,提供金融方面的服務;二是要發展中高端產品,爭取在細分領域實現自立自強;三是中小企業要加大研發投入,提高產品品質和市場競爭力;四是國家要規范潤滑油行業的發展,避免惡性競爭,過度擠壓一些中小企業生存空間。
吳甫特別強調,高端潤滑油產品的工藝和技術必須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實現高端潤滑油產品的進口替代,需要國企、民企、產業鏈上下游及配套企業齊頭并進,不斷聚力平臺資源,引領創新發展。
此次論壇由石化聯合會中小企業工作委員會和遼寧省營口市人民政府主辦,石化聯合會中小企業工作委員會潤滑油企業聯盟、遼寧(營口)沿海產業基地管委會承辦。石化聯合會副秘書長魏乃新主持了會議。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