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企業在越南的投資熱潮逐年升溫,并且投資行業也在逐步拓展,其中包括電子行業、制鞋工業、紡織印染行業中,都有諸多企業選擇在越南投資建廠。如電子行業中的富士康、立訊精密、溫斯頓、和碩、歌爾等,在紡織印染行業中的江蘇國泰集團、華利集團、福建百宏等,在涂料行業中的阿克蘇諾貝爾、立邦、倫敦、展辰、漢森邦德等,都從2021年至2022年中旬期間,對外宣布計劃在越南投資建廠。
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對越南的投資在過去幾年呈現了高速增長的態勢。在2014年中國對越南的投資流量在3.3億元,至2021年已經達到15.4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25%,屬于中國對外投資國家中,投資增速最快的國家之一。
圖 1 中國對越南的投資流量(單位:億元,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中國對越南的投資熱潮,來自于越南的低廉人力成本。根據調查,越南的勞動力成本是珠三角的三分之一左右。但是,隨著越來越多的企業選擇在越南投資,不僅有中國企業,還有美國、歐洲及日韓相關企業,也更愿意選擇在越南投資建廠,這也導致越南地區的勞動力成本在不斷上升。
據相關資料顯示,目前越南工人大概2000元人民幣/月,算上加班費及小費,可以達到3000元/月。其中文員在3000元/月,如果中文好點的能在4000-5000元/月。并且,越南人對于福利特別看重,如各種補貼、節假日的福利等,考慮這些費用后,越南工人工資能夠達到中國工人的80%左右,與中國工人工資差距不大。
對于化工行業來說,目前中國化工行業中的普通操作工人約在8000-10000元/月,特殊工種的化工生產中,如高壓、高溫等環境中工人工資高30%左右。由于目前越南化工行業規模化不大,所以在越南對專業化工人才的需求規模不大,而專業的化工人才工資待遇也相對不低,與中國化工生產中的人才待遇差距不明顯。
我們了解到,目前在越南投資建廠的中國企業,大多集中在制造業為主,如電子、制鞋、制品加工、家具及家電生產,而關于化工行業中,僅有涂料、紡織、染料行業的生產和加工制造,并無化工產業鏈的上游或中游環節。這一方面是越南化工行業規?;爱a業鏈化不完善,完全依靠產業鏈模式發展的化工產業,在越南無法充分發揮產業鏈優勢。二是關于在越南當地的化工生產,其中無法發揮勞動力成本較低的優勢,無充足的化工人才供給,導致在越南當地發展化工較中國競爭優勢不明顯。
一、越南煉油行業發展對中國的影響
根據我們調查,目前越南僅有兩座煉廠,分別是榕桔煉油廠(位于該國中南部廣義?。┯?009年投產,和第二座煉油廠宜山煉油廠(位于中北部清化省)于2018年投產,總計煉油能力不足千萬噸。也正是由于越南煉油能力的不足,完全依靠產業鏈拓展的化工產業,在越南無法得到有效延伸。
越南的油品供給25%依賴進口,由于越南自身油品供應的不足,導致其價格逐漸提升,其中95號汽油的價格已經超過8.3元/升水平。但是,目前越南規劃中的煉油企業超過4座,總計煉油能力超過3000萬噸/年,其中越南國內第三座煉廠將建在越南東南部的巴地-頭頓省,煉油能力為20萬桶/日,石化產品年產能可達160萬噸,計劃2023年至2024年投產。
越南煉油行業規模較低,生產能力不足,并且由于越南財政問題,導致其已有的煉油廠開工率較低,更加劇了越南油品供應不足的問題。所以,越南的成品油供應不足,需要依靠周邊國家的成品油輸送,其中有利于中國成品油出口。
二、越南塑料行業發展對中國的影響
也正是由于越南煉油能力的不足,導致其下游化工產品的供應規模較低。據不完全統計,目前越南全國的化工品供應規模不足500萬噸/年,其中多集中在聚烯烴的生產,以及化工產業鏈較短的化工生產布局規劃,而對于精細化學品和新材料產品,越南更是供應不足。
我們了解到,越南對于化工產業鏈的布局規劃,更多考慮與下游制造業配套生產,其中聚烯烴產品與下游塑料制造行業的配套,是目前越南化工產業鏈規劃中的重要方向。根據相關數據顯示,2010-2021年期間塑料行業是越南增長最快的行業之一,年均增長16%-18%(僅次于電信和紡織),部分塑料制品增速甚至超過100%。越南生產的塑料制品出口至全球190多個國家,日本、美國、一些歐洲國家(如德國、荷蘭等)和東盟(如柬埔寨、印度尼西亞、菲律賓等)是越南塑料制品的重要出口國。
由于塑料制品行業生產門檻較低、技術壁壘不高,所以在越南塑料制品行業中,多以本地企業投資建設為主,少有中國及其他國家對越南本地的塑料制品投資建廠。可以說,越南塑料制品行業的生產,與本國的烯烴及聚烯烴的產業鏈配套生產,正在逐漸發展為一體化獨立產業鏈模式的發展。
但是,由于越南塑料制品行業規模的逐漸擴大,以及與其煉油配套的一體化模式,導致目前正在對中國化工產業產生以下兩方面的影響。其一是塑料制品需要的其聚烯烴原材料供應不足,需要依靠對中國的進口,其中特別是聚乙烯和聚丙烯產品,中國出口越南的機會和空間逐漸增大。其二是越南出口的同質化及低端的塑料制品,因其低廉的人力成本和運費成本,正在逐漸取代中國塑料制品,從而對中國塑料制品的出口產生較大的影響。
三、越南涂料、紡織及印染行業發展對中國的影響
根據本文開頭可以看到,江蘇國泰、福建百宏、阿克蘇諾貝爾、立邦等企業紛紛選擇在越南建廠,建設的產業范圍包括紡織、涂料及印染行業等。我們認為,這些行業,都處于化工產業鏈的終端位置,其產業的發展離不開化工原料的供應。
紡織行業中需要大量的聚酯及棉紗,越南聚酯工業其中大部分為中國企業投資建設,少有幾家為當地企業的投資建設。其中福建百宏集團在2019年投資建設的20萬噸/年長絲項目和20萬噸/年切片項目,是在當時被稱為“中越代表合作項目”。而該項目更多依賴進口PTA和乙二醇為原料,無法與越南當地的化工產業鏈配套生產。
另外,對于涂料龍頭企業紛紛選擇在越南建廠,我們認為更多考慮如下:其一是越南低廉的勞動力成本,讓涂料生產成本更具競爭力(不過目前看這一競爭要素優勢在降低)。其二是作為快速發展的越南,涂料的消費潛力不容小視。
在這樣的背景下,對中國的涂料及聚酯行業將會產生如下可能的影響:其一是有望加大中國PTA及乙二醇出口越南的可能性,以及驅動中國企業選擇在越南建廠聚酯上游原料的可行性。其二是作為中國供應逐漸失衡的涂料行業,越南涂料工業的崛起,可能會減弱中國涂料工業出口越南的規模,從而進一步加劇中國涂料工業內部的供需矛盾。
我們認為,關于越南化工行業的發展,目前仍以終端制造行業高速發展為主,投資主體來自于中國及國際化工巨頭企業,依靠本國的投資帶動略顯單薄。但是,如果依靠終端制造業發展帶動化工產業鏈的發展,目前仍需要對越南政策、財政及投資環境的改善,短期內無法完全實現。目前的越南化工行業,就像中國2000年至2010年期間。越南化工產業規模及技術實力,雖然短期內對中國化工產業影響不算大,但通過終端消費市場的底層帶動發展模式,是實現化工產業高速且可持續發展的最優發展模式,中國化工產業切不可大意。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