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第五屆全國化工行業智能制造發展論壇暨2022全球工業互聯網大會石化行業論壇在烏鎮舉行。與會專家表示,數字化重新定義了制造業的生產力和生產關系,數字技術將成為新型生產力的核心。以工業互聯網為代表的新一代數字技術,可在生產、運營、安環、管理等方面,為行業高質量發展和可持續發展提供新動能。
激發生產方式重構
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總工程師黃鵬指出,數字化重新定義了制造業的生產力和生產關系,數字技術將成為新型生產力的核心。未來制造業的生產力三要素將全面圍繞數字化展開,數字經濟將引發新型生產關系的調整,數字化轉型將激發生產方式的重構。
巴斯夫全球電池材料運營整合總監、大中華區智能制造首席專家戴元燊表示,除了能對已有生產方式進行重構,數字化還能夠解鎖新興行業的工廠生產方式。通過工業互聯網、數據可視化、模型賦能管理、大數據算法預測等數字技術,巴斯夫實現了電池材料的敏捷開發迭代和產銷研一體化,以及物理與化學、過程與離散的跨界融合。
多氟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薛旭金分享了多氟多工業互聯網平臺的建設情況。他介紹,基于工業互聯網平臺,多氟多不僅應用了生產全生命周期的數字孿生技術,還延伸了產業鏈,打通了研發、設計、工程、生產、運營整個環節。目前,該平臺已經具備公用工程的遠程控制和產品信息的定位反饋功能,形成從原料到客戶的完整產業鏈,生產研發等業務能力得到全方面升級。
變革運營和管控模式
“除了改變傳統生產結構,即實現體力替代,數字化還使經營、生產、管理、營銷治理結構發生改變,即實現腦力替代?!眹倚畔⒓夹g服務標準庫榮譽架構師、國家智能制造成熟度主任評估師宋躍武說。
清華大學特別研究員袁志宏表示,顛覆性的生產新模式需要與之匹配的運營、管控模式,利用信息技術構建面向高端/特種化學品的模塊化宏量制備新模式,將實現多品種、多批量產品的柔性制造和資源動態配置,最終推動化工行業向高端化、精細化轉型。
與此同時,工業互聯網還催生出全新的運營業務形態。中國機電裝備維修與改造技術協會閥門維修與再制造分會副理事長李虎山談道,工業互聯網技術能夠串聯起設備再制造等工業服務產業鏈的斷點。協會正在構建服務平臺,以實現產業閑置資源的聚合與釋放,推動制造業與服務業的融合,助力制造業轉型升級。
賦能安環和節能減排
中國安全生產科學研究院生產安全風險預警中心主任關磊表示,目前化工安全生產水平很難達到本質安全要求,行業的長期穩定高質量發展面臨諸多挑戰,行業轉型升級的關鍵之一就是實現安全環保智能管理和監控溯源。工業互聯網與行業的安全生產結合,能夠改變傳統生產模式下被動式事故應急管理方式,從根本上解決危險化學品生產的本質安全問題。
華峰集團CIO李斌介紹了華峰集團如何利用智慧安環平臺提升廠區安全管理水平。“利用數字孿生技術和監控設備,公司園區實現了對安全風險的事中監督,包括對作業信息、設備運行情況、人員行為、車輛交通狀況的實時分析?!崩畋髲娬{,利用AI、算法、大數據等技術,可以實現化工生產企業安環管理從事后問責到事中監督,最終到事前預測的轉變,從而全面提升化工企業的安全管理水平。
施耐德電氣工業自動化業務過程自動化技術負責人周利朝指出,隨著國家對企業安環管理要求越來越高,以及碳中和行動等倒逼企業進行產業轉型,數字化管理軟件將成為助力企業綠色發展的重要技術。該技術可幫助企業降低能耗,減少廢棄物、污染物排放,提升運營效率。同時,信息化碳追蹤工具和碳資產數字化管理也將助力企業可持續發展、實現“雙碳”目標。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