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召開的上半年安全生產形勢專題分析會透露,上半年全國安全生產形勢總體穩定,呈現事故總量、較大事故、重特大事故“三個持續下降”特點,但部分地區和行業領域重大涉險事故多發頻發,暴露短板明顯、問題突出,安全生產形勢依然嚴峻復雜。其中,化工和涉及危化品領域事故上升,老舊裝置風險突出。
據會議總結分析,上半年化工和涉及危化品領域暴露問題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一是大型央企屢屢發生事故。中石化齊魯分公司勝利煉油廠短期內接連發生“4·16”催化劑滑落事故和“4·24”氫氣泄漏著火事故,暴露出企業吸取事故教訓不深刻、隱患排查整治不到位、安全措施落實不力等突出問題。茂名石化“6·8”爆炸事故和上海石化“6·18”爆炸事故中,有關設備裝置均為上世紀90年代建成投運,這些老舊裝置設施均存在維護保養和監測評估不到位等安全風險隱患。
二是化工企業違法違規生產經營風險依然突出。山西呂梁“5·18”爆炸事故的涉事企業于2020年4月被所在縣應急管理局責令停產停業整頓和查封,今年5月竟不顧禁令、頂風違法、擅自非法組織人員開工生產,在停爐檢修后點火過程中引起爆炸。
三是動火作業、檢維修環節安全風險依然突出。河南宇天化工有限公司“1·5”較大火災事故、陜西雙翼煤化科技實業公司蘭炭廠“2·22”較大爆炸事故均因違規動火作業引發;安徽阜陽市昊源化工集團“5·11”較大中毒窒息事故、山西省運城市圣奧化工有限公司“5·31”較大爆炸事故均發生在檢維修作業環節,暴露出特殊作業安全風險研判不到位、安全管理措施落實不力等突出問題。
應急管理部調查評估和統計司相關負責人表示,總的來看,上半年外部環境不穩定性和不確定性增多,國內疫情多地多點散發,對產業鏈、供應鏈、金融市場、勞動就業造成巨大沖擊,給安全生產帶來更大風險挑戰。同時,國內經濟社會發展面臨戰略承壓和風險集中顯露的新形勢,統籌發展和安全的困難明顯增多。上半年涉及傷亡人員10人及以上的較大事故就有15起,還發生多起重特大事故,安全生產總體上仍處于大疫大災沖擊下事故強勁反彈的規律周期,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風險、遏制重特大事故面臨很大壓力。
該負責人提示,三季度歷來重特大事故易發多發,特別是近年來尤為突出,去年三季度發生重大事故7起,占全年的41.2%,其中7月份就發生4起。結合上半年事故暴露出的問題,今年三季度與前幾年相比,面臨的風險可能更大、問題更加突出,需要高度警惕五大問題。一是一些地方重發展輕安全傾向進一步凸顯,對增產增收的內在迫切程度遠高于抓安全生產,有的甚至存在嚴重僥幸心理;二是疫情防控變化下,交通運輸在由慢變快、由少變多的節奏轉換中,安全風險可能集中釋放;三是一些地區為確保實現全年經濟增長目標,利用三季度“黃金期”開足馬力生產、項目建設超常規甚至違法違規加快進度,往往因生產與安全脫節而加大安全風險;四是礦山非法違法行為屢禁不止;五是季節性不利因素增多引發次生災害事故。
會議指出,各地區和相關部門要逐一加強重點地區、關鍵行業領域和不放心企業的重大風險研判,緊抓嚴抓不松勁,有效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