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東石化煉化一體化項目120萬噸/年乙烯裝置和80萬噸/年全密度聚乙烯裝置中交,成為今年以來繼鎮海煉化、天津渤化后,第三家建成乙烯裝置的企業。按照預測今年乙烯擴能1335萬噸/年,但如今時間過半,實際乙烯投產產能不足計劃的20%。從下半年來看,在多方制約下,乙烯擴能計劃恐難全面實現。
一方面是成本壓力山大。2月末以來,國際原油價格基本在110美元/桶以上運行,煉油以及化工企業的成本壓力較大。無論是石腦油裂解還是甲醇制烯烴(MTO)工藝,利潤空間大幅縮減,均處于虧損狀態。輕烴裂解作為新興工藝,因投資少、收率高等優勢備受業者青睞,然而該工藝卻受制于原料來源,我國乙烷、丙烷、丁烷大量依賴于進口,該工藝路線盈利與否基本要看原料“臉色”。目前全球公共衛生安全事件影響尚未結束,經濟貿易中不確定性因素諸多,疊加船運費價格不斷上漲,原料成本居高不下,因此該工藝個別時段也歷史性出現了虧損。從下半年來看,原油大幅下跌的可能性不大,乙烯市場上空籠罩的陰霾難以散去,也增加了乙烯新產能釋放的壓力。
另一方面是需求未能同步跟進。2022年,宏觀大環境維持偏弱局面,隨著禁、限塑令執行力度不斷加大,可降解塑料替代部分聚乙烯包裝領域需求。此外,受出口需求轉弱及高油價時代下游行業利潤壓縮影響,上半年聚乙烯表觀消費量較2021年同期僅增長1.13%,遠低于乙烯產能增速。不僅如此,聚乙烯行業虧損程度不斷加大,二季度油制聚乙烯噸產品虧損在1900元左右,石腦油裂解制聚乙烯噸產品虧損1200~1500元,乙烷裂解制聚乙烯噸產品虧損在800元左右,嚴重影響了生產企業開工積極性。
此外,從聚酯行業來看,雖然各地的疫情有所緩和,但終端訂單恢復情況不佳,聚酯企業開工負荷提升非常緩慢。環氧乙烷下游單體市場需求表現同樣不佳,聚羧酸減水劑單體企業開工負荷不足40%。
綜合來看,面對上游高成本、終端需求低迷,乙烯行業的新介入者在裝置的投產上更為謹慎。除此之外,公共衛生事件影響,也一定程度上牽制了年內在建裝置的投產進程。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