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從中國石化新聞辦獲悉,中國首套生物航煤工業裝置在中國石化鎮海煉化首次產出生物航煤,意味著我國生物航煤可實現規模化生產,向大規模生產及商業化應用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該套生物航煤工業裝置采用中國石化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研發的生產技術。用使用過的烹飪用油、食用油,即地溝油作為原料生產生物航煤,最大的難點在于地溝油含有大量脂肪酸類化合物,其含氧量高達11%左右,而傳統的原料——石油含氧量低0.1%,相差超過100倍。氧分子直接影響煉化裝置催化劑的活性和穩定性。此外,地溝油里還含有硫、氯、金屬元素等各類雜質,都要一一去除。為此,中國石化自主開發了專用催化劑和工藝,并經過了工業規模裝置示范驗證。
今年5月,鎮海煉化分公司油脂加氫(HEFA)路線生物航煤產品通過可持續生物材料圓桌會議(RSB)認證。與傳統石油基航空煤油相比,生物航煤全生命周期二氧化碳排放最高可減排50%以上,該裝置年設計加工能力10萬噸,一年基本能消化掉一座千萬人口城市回收來的地溝油,每年可減排二氧化碳約8萬噸,相當于近5萬輛經濟型轎車停開一年。
2009年,中國石化就啟動生物航煤的研發工作。2014年取得了我國第一張生物航煤適航證,先后進行過國內航線從上海至北京的商業飛行,國際航線從北京至芝加哥的跨洋飛行,我國成為亞洲第一個、世界第四個擁有自主研發生物航煤技術的國家。此后,在中國石化的總體部署下,鎮海煉化開始進行大規模工業化生產的準備。2020年8月,中國首套生物航煤大型工業化裝置在鎮海煉化建成。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