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各種經濟數據陸續出臺,普遍比人們所預料的還差。其中,國家發改委統計顯示,4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下降2.9%,全社會用電量同比下降1.2%,全國財政收入扣除留底退稅之后,同口徑下降5.9%。海關總署數據顯示,4月份我國出口貿易同比增長為負數。央行公布的數據顯示,新增社會融資總規模,此前普遍預期為2.12萬億元,可最終結果是8231億元,整整差了兩個量級;新增人民幣貸款,此前普遍預期在1.49萬億到1.53萬億元之間,而最終的結果是6454億元,幾乎只剩下了零頭。1至4月,企業新發放貸款利率為4.39%,是有統計以來的低位。
這些數據都非常直觀地反映了目前企業的經濟活動,幾乎停滯了。
為什么企業的經濟活動幾乎停滯?
一個是客觀原因。
近期國內疫情多點散發,主要經濟區域生產先后按下暫停鍵。這對包括石油和化工產業在內的一些重點產業穩定運行造成重大沖擊。據反映,目前企業面臨四大壓力:物流阻斷嚴重影響供應鏈,運費暴漲嚴重影響企業成本,原材料及能源價格大幅上漲致使企業利潤大降,國內需求不足導致市場低迷。
以經濟數據一直向好的輪胎產業為例。4月份全鋼胎行業開工率為66.1%,半鋼胎為74.5%,環比分別下降8.3和10.9個百分點。產量和出口量環比均下降10%以上,庫存增加40%以上。唯一欣慰的是4月份出口量同比增長14.8%,但環比還是下降12%。
另一個是主觀原因——由于物流中斷,許多企業正常的生產經營也中斷了。人出不去,物進不來,資金鏈斷裂。久而久之,有的企業失去了信心,索性“躺平”。
關鍵時刻,為了提振經濟信心,中央出臺了一系列穩經濟的政策。5月23日,國務院一口氣兒推出6方面33項一攬子措施來進一步穩經濟。同時表示,國務院將對地方落實穩經濟舉措進行督查,地方政府要抓緊出臺符合地方實際的穩經濟政策。接著,5月25日下午,國務院又召開了全國穩住經濟大盤電視電話會議。會上,國家發改委主任何立峰、財政部部長劉坤、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剛等領導分別從不角度介紹了當前令人擔憂的經濟形勢。李克強總理更是警告當前經濟局面的嚴峻性已經到了大盤不穩的地步,全力以赴抓經濟刻不容緩。他開誠布公地分析了國內經濟形勢的嚴峻,要求大家齊心合力穩住經濟大盤。
李總理在會上說,今年3月尤其是4月份以來,一些經濟指標明顯走低,在某些方面和一定程度上,比2020年疫情嚴重沖擊時困難還要大。當前刻不容緩的任務,就是要努力確保二季度我國經濟實現正增長。
在談到能源問題時,李總理也做出了超常規部署。他說,即便目前經濟沒有恢復性增長,今年夏季能源目前還是有缺口的。所以不光要科學調度,還要有些措施保障。最近正在部署已經符合達產條件的煤礦,要盡快簡化審批程序達產。各地只要符合安全生產條件的,該開就得開,要保證能源供應,絕對不能再出現去年那樣的拉閘限電。
李總理還強調,一定要打通供應鏈,讓經濟真正循環起來。要暢通國際航線,要有序地增加國內國際航班,制定便利于外企人員來往的措施。我們還要持續打造市場化、法制化、國際化的一個狀態。
中央政府召開的這次會議極不尋常,舉國矚目。據了解,這次會議由中央政府直接面向全國各省市縣政府。一個地級市通知的參會者,要求包括市長、副市長、市政府秘書長、市政府副秘書長、市政府辦公室其他黨組成員、市級有關單位主要負責人,重點企業負責人參加會議。而一個區級政府通知的參會者,要求包括區政府、區政府辦全體負責人,區直有關部門主要負責人,部分區委工作機關和金融機構主要負責人,還有各鄉鎮場辦主要負責人參加會議。有人統計,以此標準,按照全國2844個區縣計算,這次會議的規模超過了10萬人。有人形容,這次會議叫一竿子插到底抓經濟會議。看得出,中央是下了狠心要用超常規手段穩定經濟,刺激經濟,發展經濟。
嚴峻的經濟現實再一次告誡我們,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發展才是硬道理,這是含糊不得、動搖不得、沖擊不得的。
現在流行一個段子:經濟,不是地上的卡車,而是天上的飛機。你踩一腳剎車它不是停下來,是掉下來;你想重新起飛,不是踩一腳油門,而是需要跑道和很長的爬升。所以接下來,我們需要做好思想準備,鉚足一股勁,克服困難,讓中國經濟再次加速。
在這個過程中,進一步提振經濟發展信心非常重要。我們相信,中國經濟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支撐高質量發展的要素條件沒有變,韌性足、潛力大、空間廣的特點也沒有變。
還是那句耳熟能詳的金句:信心比金子更重要。
石油和化工企業,加油!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