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石化元宇宙AR數字化賦能方案線上發布會舉行。多位嘉賓分享了針對石化行業多個業務板塊的增強現實(AR)數字化賦能方案,并一致認為,AR數字化賦能方案將成為石化行業轉型發展的新“藍海”。
轉變傳統模式是大勢所趨
我國去年公布的《“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將加快數字化發展列為重要目標之一。在石化行業,數字化也成為一種趨勢,越來越多的企業正利用AR、云計算、5G技術、人工智能等新興信息技術,實現降本增效、節能環保。
梅克勞德(mCloud)大中華區總裁趙巖表示,將AR可視化技術、數字孿生、基于AI機器學習和云計算的技術整合在一起,再配合可穿戴智能設備,可有效助力能源石化行業逐漸從傳統型運維模式,升級為數字化、智能化以及3D可視化的全新運維模式。
“目前,AR元宇宙賦能方案已涵蓋勘探與開發、儲存與運輸、煉化與銷售、工程建設四大業務板塊,核心應用包括遠程協作、數字化表單、IOT工業物聯網應用、現場可視化和AI輔助決策等。AR數字化技術的應用將大大提高石化企業的效益。”王宇翔舉例說,以AR遠程協作系統為例,該系統投用后,企業維修保養成本可降低30%~40%,設備停機時間可減少40%~50%,故障解決率能提高70%~75%,同時可節約1萬元的單人單次專家差旅成本,提升新員工技能水平,提高工作效率35%~40%。
數字化轉型可助力“雙碳”
“未來10年是石化行業轉型發展的機遇期。”瑞歐威爾渠道市場負責人白兆洋強調,“利用AR、元宇宙等數字化技術提高重點工作節點的產出與效能,將是石化行業轉型的重要支撐。”
據瑞歐威爾中國區業務發展總監王宇翔介紹,目前80%的全球石化天然氣頭部企業已開始使用元宇宙以及AR方案賦能供應鏈、運營和銷售環節;71%的企業開始優先規劃使用云端OT解決方案;66%的企業計劃在未來18個月內開始部署5G企業網,實現無死角網絡覆蓋;52%的企業將在未來1年開始使用人工智能算法協助運維。這些數字化方案的實施,將減少37%的設備全生命周期碳排放。
“根據IEA(國際能源署)預測,數字化技術的大規模應用,能夠減少10%~20%的油氣生產成本,將全球油氣可采儲量提高5%?!比饸W威爾市場總監顧靖瑤表示,未來10年將是世界石油、天然氣和化工業發展的關鍵時期,更是石化行業轉型發展的機遇期,優化產業結構、提高開發效率和安全意識成為新任務,數字化轉型將是石化業可持續發展和實現“雙碳”目標的的重要途徑。
AR數字化認知有待加強
“石化產業元宇宙是一個相對閉環、專業化的數字化空間,通過對包括人員在內所有生產要素數字化與虛擬化,進而提高產出與效能?!蓖跤钕枵f。
王宇翔表示,對石化企業而言,AR元宇宙數字化仍屬于較新的概念。企業的AR數字化賦能方案通常分為場景發掘、概念驗證、規模化部署以及持續優化等階段,實現每個階段所花費的時間不同。其中,場景發掘需要3~6個月,概念驗證需要6~12個月,規模化部署需要1~2年,持續優化可能長達2~3年。
北京隆鏑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李旭東表示,AR數字化賦能方案在石化企業實施慢、推廣難,主要是由于石化行業對數字化的認知不足,難以找準自身需求,這就需要在方案實施過程中與供應商進行有效溝通。同時,石化行業生產過程具有易燃、易爆等特殊性,也對供應商提出了更嚴格要求。
“不過,隨著企業用戶對現場數字化設備逐漸熟悉,相應觀念也在慢慢深入人心,企業將能夠更明確地提出自身需求,供應商與用戶之間的合作也將更緊密。”李旭東說。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