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得克薩斯休斯頓舉行的2022年世界石化大會上,美國陶氏化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吉姆?菲特林、美國埃克森美孚總裁凱倫·麥基、德國巴斯夫董事會主席薄睦樂、沙特基礎工業公司副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尤素福·阿爾拜延等化工行業領袖表示,化工行業可以在不犧牲增長的情況下實現凈零碳排放。不過,這需要各國政府的大力支持,還需要行業、企業的廣泛合作,更需要公眾對碳排放交易有更深入的理解。
美國陶氏化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吉姆?菲特林
我們的員工很有活力,工程師們很投入。客戶也有要求,想宣傳他們自己的產品朝著凈零排放努力。我們已經確立了一個非常全面、經過深思熟慮的計劃,來實現化工生產的凈零碳排放,如正在世界各地開展的項目,包括利用氫燃料裂解裝置、硫化催化裂化脫氫和碳捕獲與封存等技術。利用這些技術可以實現業務增長和凈零碳排放。不過,這些都是長達10年的長期項目,需要政府長期積極實施配套政策,比如碳排放價格等方面。
另外, 我們已選擇加拿大阿爾伯塔省作為第一個凈零碳排放生產基地,部分原因是加拿大的排放交易系統創造了一個有利的市場。另外我們還計劃墨西哥灣沿岸的業務能夠實現凈零碳排放,需要一個良好的碳捕獲與封存項目。因此希望在投資上得到政府幫助。
美國埃克森美孚總裁凱倫·麥基
這是一條復雜、曲折的道路,還是一條擁擠的道路。積極的一面是,只要每個人都在這條路上,整個社會就能朝著實現凈零碳排放的目標前進。
我們和陶氏化學和其他12家化工和能源公司去年宣布,計劃在得克薩斯州休斯頓附近合作建設碳捕獲與封存項目。項目合作目標是到2030年捕獲與封存5000萬噸碳。埃克森美孚在碳捕獲與封存方面已有30年經驗,捕獲和隔離的二氧化碳比全球任何公司都多。所以,我們對這個項目合作很有信心。
我們還計劃在位于得克薩斯貝城的生產基地建設一個世界級規模的藍氫生產設施。這是公司間協作促進凈零碳排放過渡的另一個案例。除碳捕獲與封存外,氫是凈零碳排放解決方案的關鍵部分。建設一個世界級規模的藍氫生產設施是我們邁出真正凈零碳排放的重要一步,可以讓我們的烯烴裝置碳排放量最高減少30%。此外,我們還可以為其他公司提供藍氫。
我們還要確保與政府和監管機構合作。在實現凈零的道路上,我們需要多種解決方案,需要一個穩定、全面、可預測和有成本效益的監管框架,以激勵我們在這條道路上走得更遠,不斷開發和拓展所需的所有技術。
德國巴斯夫董事會主席薄睦樂
巴斯夫對電氣化脫碳技術充滿熱情和信心。我們可以在化學工業中實現更多電氣化改造。2021年3月,巴斯夫加入了沙特基礎工業公司和林德集團組成的項目團隊,計劃聯手開發全球首個電加熱蒸汽裂解爐。如果加熱爐子的電力來自風能和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這項新技術可減少高達90%的碳排放。從試驗階段到擴大規模,除了技術挑戰外,還需要廉價而充足的可再生能源。不過,這個技術挑地方。如果工廠在路德維希港基地這樣的地方,既沒有碳捕獲與封存能力,又沒有海洋,只能尋求別的方法來脫碳。所以,我們建立了一大堆稱之為碳管理這樣的技術。當然,氫和其他很多物質都將發揮作用,但我們非常看好電氣化。
當涉及實現凈零碳排放成本時,我們必須誠實。我認為這個信息總是被忽略,而且政治家也不喜歡。但我們必須告訴消費者,如果在生產過程中實現凈零碳排放,產品價格就會更高。否則,我們無法將轉型思路轉化為商業案例。我也注意到,每個行業的消費者都越來越愿意為碳足跡較低的產品付更多錢。我認為,到2030年,零碳足跡產品的需求將會高于供應。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