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1日,全國首個碳資信評價體系試點在寧波啟動。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寧波市政府、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等單位代表參與了此次啟動大會。
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是生態環境部指定的全國碳排放權交易系統建設和運營機構,結合多年地方碳市場試點發展經驗,積極探索碳創新,與復旦大學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清華大學全球證券市場研究院等機構合作起草了企業碳資信評價體系規范,開發了國內目前為止首個碳資信評價體系。
據介紹,碳資信評價是對企業在“應對氣候變化與雙碳目標”這一關鍵環境因素時的適應性和競爭力評估,具體需要采集企業某一時期內的業務碳狀況和資產碳狀況,通過碳資信評價標準,從碳技術先進性、碳排放戰略、碳減排制度、交易類碳資產等維度開展分析,最終形成AAA、AA、A、BBB、BB、B、CCC、CC、C三等九級的評價結果。
與現有碳金融相關試點大多聚焦于碳排放數據的收集分析不同,碳資信評價是全面刻畫企業的碳能力、碳資產等信息,并定期提供企業貸款存續期內經營、用電、碳排放、碳資產、碳管理等數據,完成了金融應用閉環,既反映碳風險,也反映碳價值。
在當天由寧波市生態環境局主辦的寧波市碳資信評價體系建設及金融應用試點啟動會上,寧波市生態環境局副局長翁勁草等嘉賓共同見證了首批碳資信評價體系金融應用試點企業與銀行的成功簽約。這也標志著寧波市將正式開展碳資信評價體系建設及金融應用試點,為中小微企業紓困解難,為綠色金融添磚加瓦。與此同時,《企業碳資信評價規范》也宣布預發布。
分析人士指出,此次《企業碳資信評價規范》預發布,并率先在寧波市開啟碳資信評價體系建設及金融應用試點工作具有重要意義,是積極應對氣候變化,推動經濟社會綠色低碳轉型和高質量發展,強化綠色低碳領域的精準金融支持的切實舉措。
金融機構率先采用碳資信評價體系,首批企業已獲得貸款優惠
據介紹,寧波市部分金融機構將運用碳資信評價體系,通過“綠色低碳+普惠金融”的概念,為更多碳資信表現良好的中小微企業提供融資便利。《企業碳資信評價規范》可為金融機構發展綠色金融創新提供有力抓手。試點啟動會上,中國銀行寧波市分行、中國建設銀行寧波市分行、鄞州銀行等金融機構負責人均表示,企業碳資信評價體系能夠有效識別碳風險,是一個為中小微企業提供支持的創新型工具。寧波市地方金融監管局、人行寧波市中心支行、寧波銀保監局等金融機關單位對此也表示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碳資信評價體系可為企業節約融資成本。截至目前,浙江聚能智慧電力科技有限公司、寧波光年太陽能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等企業積極參與企業碳資信評價,憑借優秀的評價結果,已成功獲得了融資便利。據介紹,優秀的企業碳資信評價結果不僅能夠幫助企業在貸款時提高信用額度,還能夠幫助企業獲得利率優惠,節省全年的貸款利息。
以寧波為試驗田,不斷積累碳資信創新經驗
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一級巡視員孫楨在試點啟動會上表示,我國始終高度重視氣候變化問題,將應對氣候變化作為生態文明建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任務。雙碳目標的提出,彰顯了我國積極應對氣候變化的堅定信心。而實現雙碳目標,從宏觀上看是一個資本發展的管控和引導問題。為引導更多資金投向應對氣候變化領域,生態環境部會同有關部門積極推進氣候投融資工作,并取得了積極成效。
他強調道,生態環境部也鼓勵地方充分發揮創新實踐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大力探索促進氣候投融資蓬勃發展的有效路徑。此次寧波市在全國創新性開展碳資信評價體系建設及金融應用試點是一次積極的探索與實踐,希望通過此次試點工作,為全國碳資信體系建設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成功經驗,為推動我國生態目標的實現營造良好的氛圍。生態環境部氣候戰略中心主任徐華清當天也出席了啟動大會并發言。
寧波市人民政府副市長楊勇在發言時指出,寧波已形成“1+N+X”的碳達峰碳中和總體政策體系,而中小企業是寧波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在碳達峰碳中和的背景下,綠色將成為高質量發展的鮮明底色,推動中小企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需要金融等資源要素支持,需要為清潔能源、節能環保、碳減排技術等重點領域的項目提供優惠利率貸款。此次試點是一項創新舉措,是一次有益的金融探索。
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總經理劉杰表示,開啟碳資信評價體系建設及金融應用試點工作,顯示了寧波市踐行雙碳目標的努力和決心。未來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將充分發揮碳交易、碳創新、碳管理等方面的優勢,助力寧波試點工作。
他具體介紹道,“第一,積極助力體系研究工作,不斷完善碳資信體系標準建設工作,提高體系的實踐性。第二,積極助力企業綠色融資便利,著實提高企業參與雙碳工作的積極性和活力。第三,基于碳能力建設,為金融機構培養雙碳人才。第四,以寧波為試驗田,不斷積累碳資信創新經驗,積極推動中國綠色金融的發展。”
國內首個!《企業碳資信評價規范》宣布預發布
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副總經理賓暉在會議上則圍繞碳資信評價體系和標準展開了介紹,并宣布《企業碳資信評價規范》預發布。
他指出,在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和碳中和進程中,企業的生產經營依托于氣候環境,氣候環境的變化可能會對企業生產經營造成不利影響。如果企業能夠對碳資源進行更有效的利用、提供更好的人力資本發展或者開展更好的創新管理,那么相比其他企業,該主體就會形成新的競爭優勢。隨著監管部門對能耗、碳排放等因素監管日益嚴格,涉碳活動風險因素敞口較大的企業或項目可能就要負擔額外的成本,反映到財務上便對企業的盈利和現金流產生負面影響,進而影響其資信級別。因此,開發企業碳資信評價體系和開啟碳資信評價體系試點工作具有重要意義。
據介紹,與傳統的資信評級體系相比,碳資信評價體系具有諸多特點。首先,碳資信評價彌補了傳統資信評級對氣候變化與碳中和義務的忽視,綜合碳因素與非碳因素評價企業資信狀況,能更準確反映企業在新環境下的資信狀況。其次,碳資信評價不僅關注企業的資源能力與財務指標現狀,更注重氣候變化與碳中和義務給企業帶來的長期性影響,能更準確反映企業的長期資信狀況。再者,碳資信評價注重全球碳中和義務以及雙碳目標對企業的影響,不僅能反映國內政策風險,還能反映國際政策風險,能更全面地反映企業的資信狀況。
此外,碳資信評價體系通過搭建氣候變化與雙碳目標影響企業資信的分析架構,系統揭示企業資信的變化機理,能為企業提升資信狀況提供明確指引。同樣重要的是,碳資信評價體系通過構建氣候變化與雙碳目標下適用各類企業的資信評價體系,能清晰、可比反映各類企業的資信狀況,便于投資機構、地方政府等主體篩選重點關注標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